英國絕望處男:為了找到女友,他們用錘頭砸臉整容

導讀過去幾年,Incel這個詞進入大眾視野。Incel是“非自愿獨身者”的縮寫,它既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亞文化,使用它的人大多數是找不到伴侶的異...

過去幾年,Incel這個詞進入大眾視野。

Incel是“非自愿獨身者”的縮寫,它既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亞文化,使用它的人大多數是找不到伴侶的異性戀男性。



最開始,Incel社區還算溫和,是為邊緣化人群建立的包容空間。
但從2014年起,Incel的敵意情緒在迅速高漲。


點燃他們惡意的是美國22歲男性艾略特·羅杰(Elliot Rodger)。他槍殺6人,重傷14人,殺人前拍了一段視頻,說自己找不到女朋友,所以要報復所有女人。



Incel們把羅杰奉為“英雄”,之后犯下多起殺人案向他“致敬”。



去年,英國男子杰克·戴維森(Jack Davison)在網上控訴沒有女人想找“身高5.4英尺(約1.64米)、長得又胖又丑的男人”。他認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有性經歷,憤恨之下槍殺母親,跑到外面殺死4個陌生人。



在全球最大的Incel論壇上,有超過18000名成員,其中3000人在英國。

他們的扭曲思想引起英國第四頻道的關注。


頻道邀請制片人本杰明·贊德(Benjamin Zand)拍了一部紀錄片,《Incel們的秘密世界》,面對面接觸這些奇怪的人……



贊德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深入Incel社區,取得了幾個人的信任。
他線下見到的第一個人,是住在英國鄉村的“D”。

D戴著節目組給的面具,說自己是個普通人,只是認識到了世界的真相。



“我和你一樣,是個普通的男人……但我認同自己是個Incel。Incel不過是一群憤怒又沮喪的年輕男性,他們意識到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有性生活,所以把女人當作另一個物種看待。女人要么會拒絕他們,要么會出軌。”

“我接受這個觀點。我清楚地認識到,我從一出生開始就得不到這些,因為我的基因更劣等。”



D說的“基因劣等”,是指他的長相不好看。

根據Incel社區的“黑藥丸理論”,一個人有沒有異性緣,從出生起就已經決定了。那些天生好看的男人能輕易得到女人的青睞,而顏值低的男性絕對不會有女人喜歡,只能孤獨終老。

有些論壇的言論更加極端。

“你看看這張圖,一個顏值2、3分的女性能輕易得到男人的注意力,而男人想要得到同等的注意力,需要達到顏值10分。” D指著電腦對贊德說。



“男人非要達到10分?” 贊德問,“你相信這種話嗎?”

“反正,很多人就陷在這種思想里……”

D說自己從來沒有和母親以外的女人談過話,這次采訪也是他多年前離開學校后,第一次和陌生人交流。

他沒有朋友,沒有工作,也很少出門,每天花大量時間刷論壇和看油管。
有時候,他似乎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但它們已經根深蒂固了。

“我們永遠沒有機會成為阿爾法男人,我們叫他們‘Chad’(也就是自信帥氣的男人)。所有女孩都想要Chad。我知道這不公平,這很過分,但世界就是這樣不公平。”


(Chad和Incel處男的刻板圖片)


每個Incel都想成為Chad,但先天的基因和后天資金不足,讓他們相當絕望。
于是,有人提出一個廉價的塑形方法:用錘頭砸臉。

贊德找到Instagram上一個提倡此法的人,他說自己比其他Incel更積極。



“世界上所有女人都想要最好看的男人,如果你知道真相,那你馬上就可以行動起來。在我們塑形圈子里,拿個錘頭砸臉很常見。你就看看你的臉,有哪里可以提升?是顴骨、下巴還是眼眶?”

“你找到不好看的地方,就用錘頭去敲,上下上下。這就像做雕塑一樣,你在塑造你的臉。”



贊德困惑地問他,這不會把臉打壞嗎?他說自己的臉確實腫過幾天,雖然毫無科學根據,但他相信這么做有效。

“你不覺得整個想法特別令人抑郁嗎?” 贊德問,“我認為吸引力不僅僅來自于外表。我就見過很多人,長得不算好看,但是也很受歡迎啊。”

“例外不能挑戰真理。” 他回答, “社會上,好看的人總能得到最好待遇。在吞下黑藥丸后,我知道了真相,所以要改變自己。”



在Incel社區里,“顏值等于一切”的想法特別嚴重,但大多數人屬于躺平派。
他們不想改變自己的外貌,也找不到女朋友(實際是根本不接觸女性),天天在論壇上散播絕望情緒。

這種絕望很自然地轉變成對女性的憎恨,有Incel在街頭向陌生女性噴灑胡椒水,引起論壇的歡呼。



更多人在論壇上揚言自己要強奸女性。反數字仇恨中心的數據顯示,平均每29分鐘,就有一篇關于強奸的帖子發到最大的Incel論壇。



過去一年,論壇上的暴力言論急速增長。從2021年到2022年,提到自己要像羅杰那樣大規模殺人的帖子上升了59%。

論壇還充斥著各種血腥視頻,全是現實中女性死亡的錄像,刺激他們的神經。

那些不想殺人的人,會被勸導去自殺。在Incel論壇,發表自己想自殺的帖主不會被安慰,而是會被嘲諷、鄙視和鼓勵。



甚至,有人專門做了一個Incel自殺協助網,教人們如何自殺。

這是Incel亞中最黑暗地方。贊德在血腥視頻下找到一個積極留言的人,想問問對方為什么喜歡看這種東西。

那人接受了采訪,是一個東歐人,等贊德飛到東歐后發現……
她竟然是個女人。



這個女人化名叫M,她說自己是femcel,也就是“女性非自愿獨身者”。

“femcel和incel的意識形態是不一樣的。” M說, “在我看來,所有男人都追逐最漂亮的女人,他們可不想找丑女,比如我這樣的。”

“在情場上,我從來沒有任何運氣。沒有男人約我出去,偶爾幾次男人約我,都是為了嘲笑我。我覺得我的顏值證明了我的價值。”



M說自己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也不相信男人會給她機會。為了把痛苦宣泄出來,她靠每天看殺人視頻來解壓。

“我本來就又抑郁,又想自殺,看了這些視頻后,我感覺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M說,“我變得更有同理心了。怎么講,看那些視頻能提醒我自己,人隨時可能會死,所以珍惜我身邊的人。”

贊德采訪了好些Incel,他們的言行沒有太多邏輯,整個人沉溺于想象中的世界無法自拔。



這些人相信,或者說放任“顏值等于一切”的思想占據自己的大腦,在論壇上不斷哀嚎。


這形成了一種怪誕的絕望,絕望似乎是他們的養料,也是他們的毒藥。他們癡迷于它,又為其痛苦,就像有快感一樣。

“就像桶里的螃蟹,年輕人們用極端的意識形態互相洗腦。” 贊德在后來的媒體文章中寫道,“他們把自己視為‘鼴鼠’,要么丑得無法被愛,要么太奇怪不值得被關心。他們認為自己在生理上不符合主流規范。他們沉迷于絕望。



“在旅途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對選擇使用暴力的人表示同情。他們說自己理解那種反復被拒絕、被排斥的感覺。在Incels的暴力世界里,希望很飄渺,因為這個意識形態本身就是反希望的:它把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推入絕望的狀態。”

但有沒有辦法把他們拉回來呢?
答案是有的,讓他們在現實世界里和真人接觸一下就行。

D在采訪后的幾周,他告訴贊德自己有興趣了解一下真實的女人是怎么想的。

贊德帶他去南凱普頓的酒吧一條街逛逛。這是D第一次去酒吧,他說自己對和女人交流有疑慮,幸好有他陪著。



“(和女人交流)讓我感覺不安全,萬一有人要對我發起虛假的強奸指控呢?我看網上有人說,和女人單獨處于一個房間都不安全。”
“她也可能打我,然后指控家暴或者性騷擾啥的。她甚至可能打自己,然后誣賴是我干的。”

這番荒誕言論引起了旁邊幾個女士的注意,其中一人愿意和D聊聊。



D緊張地連氣都喘不過來,結結巴巴地問:“你認為,額,人必須擁有什么特質才能擁有愛情?”

女士說:“沒有什么必須,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

D說:”你這么覺得,啊,好。那你覺得,一個男人的身高得達到多少,才能擁有一個伴侶?”



女士說:“世界上有很多矮個子女孩,我不覺得你需要擔心這個。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這不是固定的。”

D接著說:“我網上認識的很多人都說,如果你長得不好看,沒人關心你的心好不好。你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


女士回答:“沒道理。我認為你應該做的,是遠離電腦。”


“遠離電腦”,這確實是對D很有用的一句忠告。又過了幾周,D來到和贊德第一次見面的郊外,他承認自己是時候走出來了。

“我現在感覺更有希望了。我明白了,互聯網并不總有正確答案。它不能預測人的生活,也無法歸類人類,你必須自己走出去看看。”

“我認為Incel的問題,它本質上是缺乏希望的問題。大家是想和其他人產生連接的,想屬于一個大的集體。”



D認為自己未來可以找到愛。

另一邊,M已經絕望了。她告訴贊德,自己做完一個自殺主題的游戲后,她會選擇自我了斷。

“在我看來,已經沒有什么值得過下去的了。”



節目組給她找來心理咨詢師緊急干預,還不知道效果怎么樣。


贊德說《Incel們的秘密世界》是他做過最讓人難過的紀錄片,他開始同情這些名聲不好的人,也為他們的未來擔憂。

“很多受訪者內心沮喪、極度孤獨。如果他們得不到所需的幫助,我不知道他們會走向何方。但我確定,幫助不會來自論壇,而是現實世界中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


當然,這些同情,并不是出于他們對女性的敵意的理解,

而是想要解決Incel問題,得從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著手啊……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