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莉火了以后,人們開始關注這些發言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她們的教育經歷和個人能力,畢竟,公務員代表著國家的臉面,要是德不配位可不行。
這也是公務員政審為什么如此嚴格的原因,想考公的大學生要自律,家長也跟著嚴格管理自己,怕給孩子帶來麻煩,人們越來越有素質以后,對自己以及對公職人員的要求都提高了不少。
在大家的監督中,我們才能越來越好,但是,“十全十美”有必要嗎?李少莉因用手指著讀稿而受到了質疑,有人覺得是小題大做,也有人覺得情理之中,她的事情還未翻篇,就又有一個發言人火了。
發言人劉紅英走紅,講述缺席女兒成人禮時動情落淚,網友:矯情!
大多數學生的18歲,都會在校園里度過,畢竟學生還要上高中,正是考大學的關鍵階段,即便是生日,也不會輕易請假,條件一般的家庭可能連蛋糕都不會買,做點好吃的飯菜就夠了。
而學校舉辦的相關活動大概也就是組織學生們合唱一下班歌,共同放放氣球,校長、教師代表再講講話,頂多占用一下午的時間,過去以后,就代表著學生們已經成年了。
當然,這也是只能說是“普通人”的枯燥無味的18歲,但對于很多有錢的家庭來說,孩子的18歲成人禮,也是人情來往的一個好場合,更是為孩子的將來積累人脈的跳板。
而這個走紅的女發言人,正是鄭州發布會上講話的某社區負責人,她在鏡頭前動情地講述了自己缺席女兒成人禮的事跡。
她這種舉動,可能是想側面反應一下自己有多么熱愛工作,付出了多少,但是沒成想起到了反效果,她的話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她將自己送上了熱搜。
“這不是自我感動嗎”?評論區表示不理解
據悉,她名為劉紅英,聽起來確實也很像在社區工作的員工,而她似乎又沒那么簡單,因為她還說到,很多志愿者幫她轉發了朋友圈,還給她的女兒送上了祝福,越說越感動,自己還落淚了。
網友表示:這不就是自我感動嗎?有些人連喪禮都辦不成,怎么還好意思提成人禮呢?更有甚者,連成人禮代表著什么都不知道,真是應了那句“何不食肉糜”。
高高在上的態度,和常人不同的哀愁,讓她火遍全網,有很多人都懷疑,她是不是脫離大眾太久了,渾身“仙氣”,是在高位太久了嗎?但是她明明是為了民眾付出的工作者啊,怎么會不了解現狀呢?
明明發布會的時間很寶貴,她卻占用時間講述自己的“動人經歷”,這是要告訴大家什么?大家能做什么?對目前的形勢有什么作用?什么都沒有用,完全是無用功,還被群嘲了一遍,今后肯定長記性了。
不過,大家可能想當然地認為社工是公職人員,雖然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但是通過招考程序以后,只會在基層為部分校區內的人群提供公共服務,既不是公務員,也沒有編制。
但社工是“兩定人員”,定崗位也享有定額補助,相當于半體制內人員了,在接受監督的方面,一樣和正式在編人員一樣受約束,所以大家對她不滿也正常,很多想報考這份工作的大學生可能會有猶豫要不要報考了,其實沒什么好猶豫的。
既不是公務員也沒有編制,社區工作者是否值得大學生報考?
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實社工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雖然不會像公務員一樣幸福感那么高,但穩定且有保障,雖然沒有編制待遇,但還是不會被輕易辭退,畢竟在事業單位工作,最起碼在薪資、福利方面更安心。
而且從志愿者都愿意巴結劉紅英的表現來看,這份工作還是比較有發展空間的,前景可觀,適合沒有野心的大學生的從事,尤其是女生,如果考不上公務員,或者是學歷有限,考這份工作也不錯。
寫在最后:不管怎么說,這份工作既然是“半體制內人員”,就要腳踏實地的同公務員一樣,為人民辦事,辦實事,只顧著“往上走”,很容易被“美好的風景”瞇眼,希望從事體制內工作的員工,能記得自己為人民辦事的初衷,不要把姿態擺得太高了。你怎么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