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就是一直改變命運,實現階級跨越的機會,這一刻的分數,這一刻選擇的專業,都在決定著未來同學們會走上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所以面對高考,沒有哪位同學敢松懈,但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年和自己心儀的高校因為幾分之差失之交臂的仍不占少數。
也正是因此,在千萬高考大軍中,就多了一群這樣的存在——高考復讀生,復讀生也常常會被大家調侃為“高四生”,他們比別人多了一年的復習時間,但是他們也比別人要多承擔更多的壓力和爭議。
23年高考復讀生或將超過200萬,網友:考砸能理解,刷分有點自私了
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以及復讀人數現在雖然還暫未公布,但相關專家,根據2022年高考報名人數以及錄取情況進行預估,2023年的高考復讀生人數或將超過200萬。
其實大家對復讀生并不陌生,大家在經歷高考的時候,班上有或多或少的會有那么幾個原來的學長,變成自己的同學,甚至有些學校,還會成立專門的復讀班。
就算現在的政策對于高考復讀生不算友好,公立學校已經不能再接收高考復讀考生,但很多考生們寧可選擇價格昂貴的私立學校,或者一些高補學校,也要把復讀進行到底。
如果高考真的變成“一考定終身”對于學生們來說,也確實有些殘酷,而復讀就是給了學生們“再來一次”的機會,學生們有了一條后路,備考的壓力也能減小一些。
但是關于復讀生的爭議卻一直不斷,甚至有很多網友還提議取消復讀生,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之所以大家對復讀的態度會發生轉變,和復讀生中一部分同學的復讀目的有關。
因為一直以來,在大家的印象里,復讀生就像“留級生”一樣,是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或者是一些發揮失常,本可以上個本科,結果掉到專科的同學。
對于這類復讀生,大家自然是表示理解,但是近幾年來,復讀生群體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尖子生開始邁入復讀行列,這著實是讓不少家長開始怨聲載道。
如果你關注近些年來的市狀元考生,你會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復讀生,這類考生原本其實已經考上了很不多的985名校,但是因為和自己心目中的高校差了一點,于是選擇復讀。
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名校將浪費一個名額,而這個名額還是其他考生拼盡全力想擁有但是卻擁有不了的,而下一屆同學又將因為復讀學霸的加入,讓本就不多的名校名額更加緊張。
所以關于復讀生,很多家長表示,如果學生考砸了想復讀可以理解,但是明明已經考上了很不錯的學校,結果還繼續回高三刷分,就感覺這樣的行為既對學校不負責任,也對下一屆的學生不公平。
但話又說回來,“考砸”的概念又如何界定呢?可能在一些同學眼里,能考上985就已經很不錯了,但對于一些學霸來說,只要沒考上清北或者自己心儀的高校,同樣也算考砸。
所以關于復讀生該不該存在,一直以來爭議不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教育部門也只能是對復讀生采取一些限制政策,不能從根本上完全取消。
高考復讀不是一件小事,同學們做這個決定之前,還需要三思而后行
在外人眼里,提到復讀生的時候,想的都是一些公平不公平的問題,但是對于復讀生本身,復讀的壓力真的很大,首先,選擇復讀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抱著“必勝”的心態來復習的。
這樣一來,他們的備考壓力自然是直線上升,而壓力既是動力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最后能不能“必勝”,其實還是一個未知數。
而且現在公立學校不能接收復讀考生,考生如果想復讀,只能選擇民辦學校,民辦學校復讀一年的學費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于經濟條件一般般的家庭來說,負擔也不小。
所以考生如果決定復讀,最需要考慮的是自己能不能接受第二次失敗,畢竟身上背負的壓力比應屆生要多得多,所以復讀不是一件小事,再決定之前,還需三思而行,切勿意氣用事。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當下關于復讀生的爭議?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