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稱我國“本源量子”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目前已經正式投產。并且,預計不用多久,國產新型量子計算機“悟空”也即將與世見面。
消息傳出后,無數國人為此倍感振奮。而芯片領域的捷報頻傳,也充分證明了我國科學家的實力和潛能。即便該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后,但如今我們正在努力趕超。對此,比爾·蓋茨也不禁感嘆:中國芯片的強大無法阻擋。
美日荷層層圍堵,比爾·蓋茨:當心適得其反
在我國推出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前不久,外媒就已經報道美、日、荷三國成立所謂的同盟,意圖加大對我國先進芯片制造設備出口的“卡脖”,讓中企承受更大的壓力。
從2020年開始,美加大對我國科技企的制衡,同年5月將華為列入所謂的“限制名單”,強制要求芯企斷供華為,讓麒麟芯片只能曇花一現。并且,美還通過了頗具針對性的《芯片法案》,并且無故扣留技術人才,想方設法阻礙我國芯片的發展。
盡管美的各種舉措來勢洶洶,但“微軟大王”比爾·蓋茨卻表示,對于華為的阻攔,反而可能導致中國科技發展的提速,適得其反。
2、9個月燒掉1105億,國產量子芯片彎道超車
如果不是老美的一意孤行,我國或許不會在芯片自研方面花費這么大的投入,其消耗的財力和精力數不勝數。就連任正非也直言:美的一巴掌把我們從“自我滿足”中打醒。
華為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也就是9個月時間里,華為燒掉1105億以上用于研發。而如此巨大的投入也終于帶來了好消息,隨后華為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技術進展,那就是新型超導量子專利。
據悉,該項專利技術能夠使得量子比特間的串擾降低,從而讓計算精度得到提升。就這樣,美10余年未能打破的技術壁壘,讓華為實現了。比爾·蓋茨此前的判斷,好像也開始照進現實。
其實近些年來,不僅僅是芯片領域,在大飛機、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我國同樣斬獲頗豐。在飛機制造領域,我們有了自己的國產C919大飛機,國產化率高達60%。而生物科技領域,我國自主研發的“萊特惟建”技術同樣不輸美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美日同樣試圖在生物科技領域對我國進行壟斷。而世界老齡化趨勢下,各國中老年人群均有著更大的康養需求,除了高質量地活著之外,也想進一步接近百歲門檻。上述“萊特唯建”技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美日依托哈佛、東京大學等當地學府,率先證實并實用化上述技術,并且將初代成品以天價出口至我國。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萊特惟建”技術不僅具有相同的效用,其門檻還比美日降低95%。京東數據顯示,其在細分領域表現不俗,復購率高達65%,并且天貓數據同樣亮眼。
不得不感嘆,國產芯片另辟蹊徑之后,自主研發的全酶定向法也實現“萊特惟建”的產能升級,讓中國制造有了更好的前景。
3、拋棄幻想,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這些年來,國產芯片的進步與崛起,加上生物科技領域的后來居上,我們正在擺脫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拋棄幻想,開始將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我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持續發力,將會誕生越來越多的“中國智造”打破海外壟斷,甚至走向世界。雖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相信假以時日,我們肯定能夠實現趕超。
值得一提的是,區別于美日等國家的技術壟斷,我國新技術問世后樂于分享,為全人類謀福。也正因如此,比爾·蓋茨也坦言:中國崛起,對于世界而言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