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烏克蘭等五國訪問的中國政府特別代表,是他

導讀原標題:赴烏克蘭等五國訪問的中國政府特別代表,是他北京青年報·政知圈消息,烏克蘭危機仍在延宕升級,國際社會對停火止戰緩和局勢呼聲越...

原標題:赴烏克蘭等五國訪問的中國政府特別代表,是他

北京青年報·政知圈消息,烏克蘭危機仍在延宕升級,國際社會對停火止戰緩和局勢呼聲越來越高。

5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發布消息,5月15日起,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大使將赴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五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溝通。

汪文斌表示,此次中方代表赴有關國家訪問,是中方致力于勸和促談的又一體現,充分表明中方堅定站在和平一邊。

資深外交官

公開簡歷顯示,李輝出生于1953年2月,黑龍江人,今年70歲。

他在外交工作戰線已有近50年的工作經驗,經歷了中蘇關系復蘇,蘇聯解體、中俄關系發展及上海合作組織創立發展以及中俄兩國關系多次提升的過程。

自上世紀70年代后期進入外交部之后,李輝長期在原蘇聯東歐司、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使館工作,李輝曾先后在中國駐蘇聯使館、外交部蘇歐司、中國駐俄羅斯使館、中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館、外交部歐亞司工作過,擔任過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外交部歐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等職。

2008年,李輝升任外交部副部長,次年8月,他出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

此后,李輝擔任了10年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是歷任中國駐前蘇聯及俄羅斯聯邦大使中任職時間最長的。

駐俄10年,李輝分別在2012年2月、2013年、2018年10月獲得了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俄羅斯外交學院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卸任前夕,他還獲得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頒授友誼勛章。

“友誼勛章”是俄羅斯聯邦國家級勛章,專門授予為加強各民族友誼與合作、推動各民族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國家間友好關系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士。

2019年9月,李輝被正式免去駐俄大使的職務,3個月之后,他以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的身份出席了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成立儀式暨新時代中俄戰略協作高峰論壇。

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

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核心立場就是勸和促談。

今年4月26日,中方領導人應約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

中方領導人表示,中方將堅持勸和促談,為盡快止戰停火、恢復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中方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

根據中方發布的行程,5月15日起,李輝將赴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五國訪問。

汪文斌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此次中方代表赴有關國家訪問,是中方致力于勸和促談的又一體現,充分表明中方堅定站在和平一邊。

當前烏克蘭危機仍在延宕升級,外溢效應持續顯現,國際社會對停火止戰緩和局勢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方愿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在停火止戰、開啟和談,避免局勢升級等方面凝聚更多國際共識,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作出中國貢獻。

特使

無論特使還是特別代表,都是中國“特使外交”的組成人員。

補充一下背景。

中國特使外交首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2002年9月,在當時巴以沖突升級之際,中國政府引人矚目地首次派出了中東問題特使——時年66歲的退休外交官王世杰,積極推動中東和談進程。

被任命為常任特使的外交官一般都對相關地區和事務較為熟悉,具有相對豐富的地區外交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精通當地語言和風俗文化,其長期以來建立的地區和國際社會人脈關系更是優勢。

首任非洲問題事務特別代表的劉貴今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特使的立場代表中國官方,但是語言和方式可以是自己的,這樣便于溝通,不僅僅傳達外交口徑,還要用外國人聽得懂的“外語”,讓他們了解中國的立場。

據《南華早報》計算,自2002年首次派特使赴中東以來,中國至少任命了18名特使。

包括但不限于:

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豫錫、中國政府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中國政府拉美事務特別代表邱小琪、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外交部中國一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姜瑜、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岳曉勇、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鄧錫軍、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外交部人權事務特別代表李笑梅等。

新華社此前報道指出,外界普遍認為,專職特使制度的發展,標志著中國承擔國際責任、積極主動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的機會逐漸增多。

(來源:北京青年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