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東北這么長臉,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
今年一季度東北的表現可以用破天荒來形容,幾乎是年年倒數的東三省,今年GDP增速紛紛跑贏全國,遼寧4.7%,黑龍江5.1%,吉林更是以8.2%沖上了全國第一。
其實,曾經的東北是瞧不上國內第一的。
建國初期,由于國內外形勢的需要,中央政府將東北定位為重工業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項目,在蘇聯和日本的技術援助下,建設了一批規模龐大、技術先進的鋼鐵、機械、化工、軍工等企業。這些企業不僅支撐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也帶動了東北地區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東北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了18.8%,位居全國第一。
最巔峰時期,東北只占全國的10%人口,卻生產了全國93%的鋼材,69%的化工品,95%的機械,78%的電力,放眼亞洲根本沒有對手,即使放在全世界也是排名第四的王者,但這積攢的萬貫家財確是東北自己散掉的。
東北總是沖在前線
要知道,東北是國企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都設在東北,而且這些大型企業在中國剛成立的時候貢獻了很多利潤,這些利潤上交到中央之后,中央有更多的錢去搞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調配支持其他省份的發展。
1950年到1952年,吉林省財政總收入為7.54億元,卻向國家上交了5.69億元;1953年到1987年,黑龍江省共調出煤炭3.06億噸,木材2.69億立方,糧食6475萬噸,發電設備2398萬千瓦;遼寧省凈調出生鐵6113萬噸,調出銅、鋁、鋅等有色金屬383萬噸,水泥5508萬噸,石油制品269.9億元。
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大家庭,東北就是這個家庭的長子,最強的時候東北生產了全國原油產量的五分之二。木材的二分之一,商品糧的三分之一,造船產量的三分之一,汽車產量的四分之一。甚至當時有句話是“全國看東北,東北看沈陽,沈陽看鐵西”。
鐵西區就跟現在的國貿CBD 一樣,整條大街都是重型工業基地,還有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工人宿舍,當時要是有人說自己在鐵西區上班,那穩穩地是家族榮耀。
后來,因為要支援三線建設和改革開放,東北把自己的最好的干部最優秀的工人和最好的設備將近四成的產能都抽調出去支援兄弟省份了。
深圳建設初期,猶如開荒,是遼寧派出的2萬基建工程兵打響了深圳建設特區的第一槍,其中一屆深圳市委常委有6人都是東北人;攀枝花的鋼鐵基地是鞍鋼手把手帶起來的;東風二汽是長春一汽援建的;研制出殲20 的成飛也是沈飛的班底跑過去打造的。
對外,東北身披戰甲
你可能不知道,遼寧超過30%的工業是裝備制造業,沈陽、大連更是接近50%,特別是,沈飛生產了殲8殲11 殲15等一代代空天守護神;遼寧造船廠下水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可以說是咱東北讓沿海可以安安心心地數鈔票,讓沿海可以安心地發展,是東北這個長兄在頭上罩著。
為了中國經濟騰飛自斷一臂
眾所周知,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有“天下糧倉”之稱。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商品糧量約占全國的1/4,糧食調出量約占全國的1/3。2020年,東北三省糧食總產量達2737億斤,占全國20.4%。
但當年為了加入WTO,為了讓沿海的兄弟們可以騰飛降低了糧食關稅,讓國外的便宜糧食進入了國內,東北的農業硬是從“金飯碗”淪為了拖后腿產業。
但是東北沒有放棄農業,因為一旦放棄,那么有一天國外卡脖子,我們可是會沒飯吃的,這就是共和國長子的擔當。
以前總被尊敬的叫大哥,現在缺總被調侃著叫老鐵,但這份做兄長的擔當卻始終埋在東北人的血液里。
之前東北疫情,東北經濟全國倒數,自家都揭不開鍋了,但上海封城時,作為兄長的東北,依然是能支援什么就支援什么,吉林捐了1000噸大米,黑龍江捐了4700噸牛奶,遼寧支援了2300噸米油面蔬菜,東北老大哥,歷經滄桑而初心不變。
重新煥發生機
現在有的兄弟省份挑著兄長的毛病,但幸運的是,俄羅斯給東北刷了一個大禮包。今年一季度中俄貨物貿易額大幅增長,靠近俄羅斯的黑龍江是最大的受益者,黑龍江今年一季度對俄出口增長了97.4%,達到了490.4億元人民幣,吉林出口也大漲了23.5%。此外,俄羅斯還將在遠東劃出696萬平方公里和中國共同建設全世界最大的經濟特區。
東北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如今一大堆原油管道,東線天然氣管道,同江鐵路橋,黑河公路橋等基建設施已經在建設中。
那么,這將會給東北地區帶來多少機會?
要知道,俄羅斯可是真正意義上地大物博。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只有4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占據了七成左右。而在亞洲土地足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卻只養活了三成不到的人口,俄羅斯在亞洲的這一部分,那是真的地廣人稀。
所以,東北和俄羅斯共同開發的這個經濟特區,是相當于要從白紙發展成俄羅斯經濟的又一個重心,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但同時,遠東地區的環境條件也是十分惡劣,人們能夠勉強居住的也只有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所以,遠東經濟特區的開發誘惑力雖大,但開發的阻力也更大,發展遠東經濟特區注定是一場持久攻堅戰。
而一旦遠東經濟特區開發出來,必然會帶動東北地區迎來第二春。未來的東北可能成為整個遠東的貿易樞紐,東北這位“共和國長子”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東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