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廣營地區孵化20個品牌社區社會組織

導讀12月16日,來廣營地區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成果展在“聚力朝來”直播間順利開展,累計點贊量破萬,充分展示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成果,...

12月16日,來廣營地區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成果展在“聚力朝來”直播間順利開展,累計點贊量破萬,充分展示了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成果,給予優秀社區社會組織更多的發展塑造空間,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社會組織帶頭人項目組織能力和治理水平。

成果豐碩 孵化20個品牌社區社會組織

直播間里,來廣營地區2022年社區社會組織“六最”逐一在大家面前亮相。“六最”分別指最佳組織獎、最受歡迎獎、最具示范效應獎、最具影響力獎、最具特色獎、最具非凡創意獎,包含了“e啟來”青年突擊隊、“小記者站”、“何素利愛心車隊”“華智議事團”“金廣角攝影協會”等20支品牌社區社會組織。

據了解,受表彰的社區社會組織,不僅服務內容豐富,有為民服務、養老照護、公益慈善、促進和諧等,參與人群也十分廣泛,有退休職工、在職青年以及青少年等,初步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包括受表彰的組織在內,目前我們已經培育孵化了252支社區社會組織,挖掘并小額資金支持20家優秀社會組織”,來廣營地區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理事長李平說,“在不斷孵化培育隊伍的同時,聯合會還會鏈接社會組織、各社區書記工作室等優秀資源,采取‘理論基礎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傳統授課與開放空間相結合,專題培訓與專業督導相結合,線下教學與線上問診相結合’的模式,加強社區社會組織人才培養、強化社區社會組織項目開發能力。”

截至目前,地區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已組織開展5期“社會組織成長小組”賦能培訓,其中包含2期“點單式”專業心理課堂項目,服務覆蓋200多人次,為社會組織及骨干提質賦能,并促進社會組織儲備后備人才力量。

模式新穎 形成“1+1234”培育孵化模式

社區社會組織遍地開花,也就意味著社區公益服務的豐盈充實,“我經常參加互助社的活動,有時候是讓他們幫忙理理發,有時候是進行一些簡單的健康監測,既能和老街坊聊聊天,還能享受一些便民服務,真是太好了。”北苑二號院社區居民張阿姨為互航·20鄰里互助社豎起了大拇指。此外,北苑三號院社區的老兵志愿服務隊、清苑路第四社區“大道書苑”福熙互助社、北苑一號院社區的志愿服務隊等多個品牌項目紛紛收到了周邊居民的點贊與支持。

截至目前,各社區社會組織,充分利用“聚力朝來”云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公益直播、居家養老服務、智能手機培訓、義免費體檢等系列活動百余場。

前景廣闊 創造專業化發展的優良環境

社區社會組織作為社區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社區治理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有利于迅速、靈活回應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源頭治理。

“來廣營地區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自2017年成立后,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孵化培育工作,用專業方法打造設計專業項目活動,促使社區組織融入社區建設與社區發展的趨勢與氛圍不斷顯現”,地區辦事處副主任陳鵬表示,下一步,希望地區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地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發揮樞紐平臺資源整合、溝通協作的優勢,規范社會組織行為,推動社區社會組織自我造血、良性循環;并堅持需求導向,精心設計、認真開展群眾迫切需要的服務項目,促進社區社會組織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動社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佳

編輯/譚衛平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