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北京快遞量、外賣量激增運力緊張,廣大“小哥”冒疫情、戰嚴寒,快馬加鞭運送快件。西城區月壇街道主動作為,加強轄區快遞、外賣小哥防疫物資、食品藥品供給,讓“逆行”保障不缺位。
前幾天,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蕊,接到了一些來自轄區外賣、快遞站點的求助。“不少快遞員都發燒了,存在缺藥的情況,加上最近快遞積壓多,他們工作起來力不從心。”她告訴記者。
接到求助后,她連忙與轄區各新業態負責人對接,詳細了解情況,并帶著街道工作人員立刻著手協調資源。“目前,我們已經緊急調度了20多箱水果,到貨后會送到各個站點。我們也把籌集到的藥品、抗原等物資放在‘月壇小哥驛站’,為大家送去我們的關懷。”李蕊說。
由于藥品緊缺,他們還通過社區微信群,向居民發出呼吁,如果家里有富余的物資,可以伸出援手,提供給路過的快遞和外賣小哥。
一聲呼吁,得到眾多居民響應。有的居民把退燒藥掛在家門口,等著順路送貨的小哥取走,還貼心地附上照片和使用說明書;有的居民將家中儲備的抗原放到驛站里,供有需要的小哥自取;有的居民幫小哥們留意最新藥品售賣消息,并及時告知社區工作人員,轉發到小哥微信群里。
“月壇街道堅持聚焦新業態、新群體,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完善配套保障,給予暖心關懷。”李蕊告訴記者,去年11月,“月壇小哥驛站”成立,可提供營養簡餐、熱水熱茶、急救防疫用品、手機充電盒、臨時休息等多項服務,并通過建立小哥服務群、“E站家話”留言本,提供暖心服務。轄區內共有400多位登記在冊的小哥,不少都在驛站停駐歇息過。
暖心奔赴從來都不是單向的。這幾日里,“月壇小哥”發揮自身優勢,化身一手信息員,及時將了解到的藥店、水果店、菜站到貨信息,通過“小哥驛站”向居民進行實時動態傳遞。
據悉,近年來,西城區多渠道、多舉措促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健康發展,并以提高快遞員、外賣騎手群體參與文明創建的內驅力的方式,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有效融入路徑,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文明建設大局。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