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當天突發換角,“虞姬”“穆桂英”最感謝的是挺身而出的他們

導讀11月,上海京劇院“風華正茂”演出季推出的本月之星是文武兼備的梅派青衣高紅梅。11月5日、6日晚,高紅梅在天蟾逸夫舞臺為觀眾帶來了兩臺經...

11月,上海京劇院“風華正茂”演出季推出的本月之星是文武兼備的梅派青衣高紅梅。11月5日、6日晚,高紅梅在天蟾逸夫舞臺為觀眾帶來了兩臺經典大戲《霸王別姬》《楊門女將》。虞姬劍舞決絕凄美,穆桂英掛帥英姿颯爽,看得觀眾叫好連連。兩場演出順利上演的幕后,是多次臨時換角的波折不斷,甚至到演出當天還經歷了救場的驚險時刻,“鐵打的女一號,流水的主配角”也在上京全員的挺身而出下成為美談。


圖說:演出海報拼圖 攝影:秦鐘、神經熙熙的蟬想、Anita

回到《霸王別姬》上海首演地,紀念宗師

這次的“梅紅馨香”專場演出推出的兩臺大戲都是高紅梅學演了十余年的經典劇目,無論是虞姬還是穆桂英,都是高紅梅非常喜愛的角色,她們是文武兼備的巾幗英雄,都有剛烈、堅韌的一面。虞姬更顯柔情似水,無論是面對項羽耐心地勸阻還是體貼侍奉,都細致入微。穆桂英則更率真,聞聽宗保殉國,難壓心頭悲痛,瀕臨崩潰,但在戰場上又表現出運籌帷幄的智勇。

首晚選擇《霸王別姬》作為向觀眾的匯報,還有一層寓意。1922年2月15日,梅蘭芳在北京第一舞臺首演《霸王別姬》,同年6月12、13、14日,梅蘭芳在天蟾舞臺連演三天,進行了該劇的上海首演。百年之后,在同樣的劇場,年輕的高紅梅以同樣的劇目致敬和緬懷梅蘭芳先生。楚歌四起,身披魚鱗甲的虞姬手握雙劍毅然起舞的場面凄美絕倫,不少觀眾正是為了這一幕而來。

次晚上演的《楊門女將》文武戲都十分吃重,從“壽堂驚變”到“比武出征”,由“敵焰囂張”到“決戰奏凱”,穆桂英上半場的演唱柔中帶剛,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人物情緒轉換細膩流暢。下半場,扎靠上場的高紅梅氣場全開,《探谷》一折中,穆桂英一角既有“風蕭蕭霧漫漫星光慘淡”等經典唱段,還需完成一系列繁雜的身段展示,后面緊跟“大開打”群武戲,一氣呵成的表演引得臺下掌聲、叫好聲不斷。

圖說:高紅梅、奚中路演繹《霸王別姬》

數次緊急換角,演員連夜背詞救場

兩晚演出作為兩臺行當齊全的大戲,眾人物均個性鮮明,此次更是有名家加盟助陣,為專場增色不少。《霸王別姬》請來了大武生奚中路和湖北省京劇院麒派老生裴詠杰分飾上下半場的霸王項羽。《楊門女將》由當今麒派掌門人陳少云飾演寇準,丑角名家嚴慶谷飾演王輝。

原先,《霸王別姬》下半場的項羽邀請了大連京劇院凈角名家楊赤飾演。開始排練前,楊赤由于疫情原因無法來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也從一團得知此事,大家一起想辦法,立刻給恰巧在滬排戲的裴詠杰打去電話,希望裴詠杰鼎力相助。裴詠杰得知后一口答應,過去他演《楚漢相爭》時,曾嘗試過先演蕭何再演項羽,對人物有一定的理解,首次和高紅梅合作,他贊道:“高紅梅是不可多得的優秀青年人才,她身上的謙虛、勤奮令我印象深刻,舉手投足都是梅派大青衣的氣場。”

疫情之下,上海京劇院一團團長張艷秋的手機就沒停過。就在臨演出前幾天,《楊門女將》中楊七娘和宋仁宗等幾個角色原定的演員無法出演,半夜,院里領導緊急開起了線上會議商量對策。會后,張艷秋給呂琳和傅希如打電話,兩位演員當即接下演出任務。張艷秋說:“我夜里十二點多找呂琳,她夜里看演出錄像看到三四點。傅希如之前沒演過宋仁宗,跟他商量了之后他說沒問題,一定完成任務,夜里馬上看劇本背詞,第二天就來排戲了。”

圖說:《楊門女將》劇照

上周五,在上海京劇院發布的演員變更公告中,《霸王別姬》中兩位演員替換,《楊門女將》多達五位。而就在周六晚演出前三小時,張艷秋又接到一位演員無法出演的消息,立刻抽調另一位武生上陣。“雖然我們是一團,但是臨時借了很多二團的演員,只要有需要,不分哪個團,都會互相幫忙,好在最后沒有撒湯漏水。”張艷秋說道。

對于前期的排練中,每換一撥演員就得重新排一次,常常剛剛排完,大家又被告知還要更換新演員,又從頭再來。年輕演員尚且不能承受這樣的強度,可到陳少云、嚴慶谷名家助陣的場次,兩位演員從未缺席,一遍遍地陪著新的班底走戲,讓高紅梅看到了大藝術家對待藝術的嚴謹和提攜晚輩的不遺余力。這段難忘的經歷也讓高紅梅感動不已:“像《霸王別姬》《楊門女將》這樣的大戲,我們所有人每天來三遍,樂隊也是如此,且持續數天不間斷直至演出當天,這種強度是前所未有的。多虧了全院上下一起出主意、出力,才能讓這兩場演出順利完成,特別感謝上京大家庭對我個人專場的力挺,對我來說真是難得的鍛煉。”

(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