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帶水果的頂點,不在廣西、不在廣東

導讀 三亞,一座被東北人稱為 “第二故鄉”的城市;一座被譽為“東方夏威夷”的城市 ……可是你知道么?三亞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出產,而且種類豐...

三亞,一座被東北人稱為 “第二故鄉”的城市;一座被譽為“東方夏威夷”的城市 ……可是你知道么?三亞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出產,而且種類豐富到超出你的想象

三亞作為旅游城市很熱門,但是作為“熱帶水果的新天堂”卻很低調。

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項目建設工地。圖/視覺中國

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項目建設工地。圖/視覺中國

01

三亞熱帶水果

都有哪些當打選手?

三亞古稱崖州,西晉《南方草木狀》最早就有荔枝、龍眼等崖州熱帶原生水果的記載。此后,南宋《通志》里有引種菠蘿蜜的記載。而芭蕉、芒果則晚近出現在清代的《崖州志》里。總之,三亞有悠久的熱帶水果種植和引種的歷史,只不過此前多以當地人自產自食為主。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專業技術指導和規劃下,三亞開始大規模種植熱帶水果。據三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三亞水果種植面積已有39萬畝,年產量達48萬噸。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三亞種植和引進熱帶水果已有400余種。北緯18度的三亞,全年平均日照時長達2534小時,平均每天日照時長6.9小時,是繁育熱帶水果的天然溫室。

掛在枝頭的貴妃芒,像沉甸甸的門簾。攝影/朱夢菲

掛在枝頭的貴妃芒,像沉甸甸的門簾。攝影/朱夢菲

在三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芒果!

3.68元一斤的貴妃芒,4.05元一斤的金煌,3.53元一斤的臺農1號(據三亞市價格監測中心4月份的數據)……讓許多來三亞的人,都會驚嘆這里的芒果既便宜又香甜。三亞的水果攤,幾乎一年四季都散發著濃濃的芒果味兒,這并不夸張,因為經過多年選育及技術改革,三亞現在幾乎一年四季都有芒果上市,在這里實現“芒果自由”并不是奢望!

不同種類的芒果,錯落有致地種在三亞山間。攝影/朱夢菲

不同種類的芒果,錯落有致地種在三亞山間。攝影/朱夢菲

三亞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5℃,1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格外適合熱帶水果種植。三亞多山,這原本是限制因素,但經過多年的選育,竟也讓不同的海拔和山地分層,能夠適應不同的芒果生長。比如,臺農1號芒果種植海拔約為100米至500米;800多米適合種植貴妃芒;再高一點,海拔800米至1000米之間就適合金煌芒了。再通過套袋等技術的扶持,讓三亞現在種植的芒果,比原生芒果更能抵抗惡劣環境,在不同季節生長。另外,還能節約農藥,改善芒果品質。

套袋的玉文芒,好品質值得層層保護。攝影/朱夢菲

套袋的玉文芒,好品質值得層層保護。攝影/朱夢菲

所以,現在在三亞,芒果的品種可謂多樣,品質也十分上乘——畢竟,“三亞芒果”已經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了。

現在在三亞的幾大支柱品種,有臺農1號、貴妃芒(紅金龍)、金煌芒、澳芒、象牙芒等。臺農芒果引種自臺灣,圓潤、外形金燦燦,散發著濃郁的香氣,口感也是甜美無比,是許多人印象中“最芒果的芒果”;貴妃芒則個大核薄,香氣更為清新馥郁,但也同樣甘甜多汁,入口即化。澳芒個頭飽滿豐腴,顧名思義引種自澳洲,是90年代東北孩子記憶深處的大塊頭、一口大滿足的黃里透紅的大芒果,它也是三亞芒果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的代表。

貴妃芒個大核薄,果汁能糊一臉。攝影/朱夢菲

貴妃芒個大核薄,果汁能糊一臉。攝影/朱夢菲

這遠遠不是三亞芒果的全部,市場上多樣的芒果也各有其特點。金煌芒核薄肉厚、果肉細滑,是甜度最高的芒果之一;玉文芒號稱比臉都大,但是甜度一樣爆表;辣椒芒算是一種“變異”的貴妃芒,它有十分尖細的長尾,像辣椒一樣,十分小巧可愛,所以也價格不菲;青芒從生到熟都是綠色,口感有點酸但勝在多汁;圣心芒果皮呈現漂亮的紅色,雖然果實較小,但果肉幾乎沒有纖維,是近來最受歡迎的芒果之一。

金煌芒是甜度最高的芒果之一。攝影/朱夢菲

金煌芒是甜度最高的芒果之一。攝影/朱夢菲

由于其他芒果的種植品類日益增多,反倒顯得種植歷史悠久的青皮芒在三亞市場上的份額在逐年縮小。青皮芒不是很甜,還透著一點點酸,但本地人卻十分喜歡。傳統吃法是多在未熟時摘下,蘸辣椒鹽吃,吃的就是那口脆爽。

青芒果采摘。攝影/五十萬加侖

青芒果采摘。攝影/五十萬加侖

本土榴蓮什么時候上市?

榴蓮價格之所以昂貴,重要因素是全部依賴進口,能夠在本土種植的三亞榴蓮,寄托著大家的希望。

在中國大陸地區,基本只有三亞能種植榴蓮,因為榴蓮適宜在年平均氣溫22℃以上的地區種植,而三亞的年平均氣溫25.5℃。另外,三亞還有適合榴蓮生長的陽光、雨水和濕度,以及肥力豐富的土壤。

三亞市育才生態區的榴蓮種植基地。圖/視覺中國

三亞市育才生態區的榴蓮種植基地。圖/視覺中國

根據海南省農科院的信息,三亞引種榴蓮是個“鍥而不舍”的過程,從1958年持續到2019年。直到2018 年開始商業化種植,目前已超過3萬畝產業規模,整體上還是在培育階段。海南今年能開花結果的榴蓮種植面積,約有2000畝,2023年開始,預計產量50噸。

三亞目前引種的榴蓮以泰國金枕為主,剩下的品種還有馬來西亞貓山王和黑刺,據海南省柔鳴榴蓮基地的工作人員說,海南榴蓮的口感比市面上的榴蓮口感要好,因為樹上自然熟的和市場上流通的榴蓮是不一樣的。市場上流通的一般七成半是藥物催熟的。

圖/地道風物視頻號

圖/地道風物視頻號

現在每年我們的全國榴蓮消費量約為100萬噸,想要海南榴蓮能大規模進入市場、拉低價格,還需要再耐心等待。如果三亞榴蓮能突破產量和品質兩個穩定,解決果樹易害病的世界性難題,希望三亞也可以有“榴蓮自由”的那天。

什么水果口感像“長在樹上的清泉”?

蓮霧,在南方一些地方被稱為“甜不”,也稱為“撲通”,因為經常從樹上掉下來撲通一聲響。它原產自印度、馬來西亞、爪哇,又有“爪哇蒲桃”之稱。

蓮霧的果核一般不發育,是真正無殼、無核的“懶人水果”。蓮霧的顏色越深越熟;“肚臍”的萼片撐開才算熟。因為其皮極薄,磕傷易腐爛,所以價格不菲。

蓮霧是無核無殼的“懶人水果”。圖/視覺中國

蓮霧是無核無殼的“懶人水果”。圖/視覺中國

三亞種植蓮霧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本地原生種的蓮霧呈現粉紅色,不太甜,有股樟腦香氣。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則是黑珍珠、黑金剛等改良品種。黑金剛蓮霧脆脆嫩嫩,口口飚汁,清脆香甜,吃起來既方便又解渴,簡直就是“長在樹上的清泉”。

三亞市蓮霧協會會長邢軍在接受采訪時談到,近年來三亞主要種植的是改良后的特殊品種“牛奶蓮霧”。它的口感清甜,脆嫩多汁,又不易保存運輸,簡直可以用“吹彈可破”來形容。牛奶蓮霧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通過把牛奶加到豆漿、雞蛋、魚粉等營養劑里,按一定比例制成生物有機肥,才造就了如此獨特的口感,價格不菲。而另一個自主培育的第二代蓮霧新品種“南鹿一號”,兼有黑金剛蓮霧和牛奶蓮霧的口感,已經出口到加拿大等歐美國家了。

蓮霧極易碰破,打包要層層防護。圖/視覺中國

蓮霧極易碰破,打包要層層防護。圖/視覺中國

02

熱帶水果總動員

種類有多新奇,品種就有多豐富

每天早晨,集中了大量肩挑叫賣水果的攤點,出售顏色各異的芒果、榴蓮、菠蘿蜜、蓮霧等熱帶水果。本地人常逛的新鴻港水果市場,許多外地游客,也會慕名而來光顧這里。新鴻港水果市場人流多,水果既新鮮又便宜,店家甚至能直接幫你打包發貨帶走。

三亞的水果市場,熱帶水果新鮮又便宜。攝影/朱夢菲

三亞的水果市場,熱帶水果新鮮又便宜。攝影/朱夢菲

許多三亞人的童年味覺記憶,是走街串巷的流動水果攤帶來的。尤其是那濃濃的番石榴飄香,洋溢著獨特的熱帶水果氣息。番石榴又名芭樂,有紅心和白心,老三亞人更偏愛紅心。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楊桃,因為橫截面是五角星形狀,讓人印象深刻。在三亞市面上,楊桃主要有兩種:酸楊桃和蜜楊桃。蜜楊桃甘甜多汁,皮薄肉脆,但是吃之前最好把棱去掉,因為有澀味。而酸楊桃則酸爽無比,三亞人常用來燉魚,不但去腥解膩,還能給魚湯帶來一絲別樣的清甜。

楊桃的棱是“五角星”形狀。圖/視覺中國

楊桃的棱是“五角星”形狀。圖/視覺中國

再比如火龍果,三亞市面上除了紅皮火龍果、黃皮火龍果,還從中美洲引進了燕窩火龍果,簡稱燕窩果。雖然它也是火龍果的一種,但在口感上,燕窩果更加多汁,滑如燕窩,味極清甜。又加之它那獨特的顏值,所以價格十分不菲。

燕窩火龍果,味道好還是顏值擔當。圖/視覺中國

燕窩火龍果,味道好還是顏值擔當。圖/視覺中國

在三亞的水果市場,如果要挑一種必買的熱帶水果,山竹一定榜上有名。一瓣瓣白嫩柔滑的果肉,像貓咪胖嘟嘟的小爪子,讓人忍不住一次能吃好多瓣,而且入口即化。

山竹的一瓣瓣果肉,像貓咪的小爪子。圖/視覺中國

山竹的一瓣瓣果肉,像貓咪的小爪子。圖/視覺中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三亞從馬來半島引進的紅毛丹,又叫“毛荔枝”,因為果肉形態口感和荔枝簡直太像。

原產非洲沙漠的刺角瓜,也叫火參果,長得像黃金狼牙棒。刺角瓜果瓤很酸,常見吃法是在果實上端開個口,往里面倒蜂蜜,再戳一根吸管,把果肉攪開吸著喝。三亞市面上有一種長得像微型火龍果的水果,吃起來卻像桑葚,能把手指和舌頭都染成紫色,叫做仙人掌果,因為它們是同屬仙人掌科的“近親”。

圖1 :火參果長得像狼牙棒。圖/視覺中國

圖1 :火參果長得像狼牙棒。圖/視覺中國

圖2 :仙人掌果像袖珍般火龍果,味道卻像桑葚。圖/圖蟲·創意

去過三亞南島農場的人,一定對那里的蛋黃果印象深刻,這種原產古巴和北美洲的熱帶水果,果實真是金黃的色澤,就像不出油的咸蛋黃一樣。可是一口咬下去,卻又像果味十足的烤地瓜,干干綿綿的,用勺?著吃有點噎,需要邊吃邊喝水喲。

原產美洲大陸、印度群島和加勒比海島的釋迦,長得有點像佛頭,因此得名。它有“水果中的冰淇淋”稱號,成熟后會散發出一股奇特的香味,一口咬下去綿密甜蜜。釋迦是世界上甜度最高的水果之一,除了市面上常見的黃綠色釋迦,三亞今年又引進了紫色釋迦,“佛頭”又染了新顏色。

釋迦是世界上甜度最高的水果之一。圖/圖蟲·創意

釋迦是世界上甜度最高的水果之一。圖/圖蟲·創意

風靡北京的高級超市里的“拇指西瓜”,價簽標著三亞,同樣價格不菲。拇指西瓜原產墨西哥、中美洲等地區,經三亞引種后,拇指西瓜確實如拇指般大小,也有著西瓜表面的一道道花紋,吃起來口感卻像帶點酸度的黃瓜,雖然甜度不高,但是一口一個爆珠的口感倒是格外特別。

拇指西瓜小巧玲瓏,一口一個“爆珠”。圖/視覺中國

拇指西瓜小巧玲瓏,一口一個“爆珠”。圖/視覺中國

這些遠遠不是全部,三亞還有吃完后吃啥都甜的神秘果;果肉像椰子、味道像菠蘿的蛇皮果;長得像面包、口感像土豆的面包果;以及果瓤像魚籽醬的手指檸檬等等……

三亞,真的可以稱之為熱帶水果的新天堂。這里不僅有芒果、火龍果、蓮霧、番石榴等“傳統”熱帶水果大面積種植,而且突破了季節限制,讓這些水果的香氣一年四季都在三亞地界上漫溢。也更是在于,它不斷地挑戰和刷新了熱帶水果種植的極限和記錄,將很多原本難以落地生根的品類也帶了進來。只在三亞,你就可以充分品味豐富多元的異域味道,以及大自然的奇異美妙。

在三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水果。制圖/九陽

在三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水果。制圖/九陽

03

在三亞當地吃水果

如同給舌頭打開一個新世界

在三亞,你不但能吃到品類豐富的熱帶水果,還有各種異彩紛呈卻又煙火氣十足的日常吃法。

鹽水泡青芒果,現吃現撈。攝影/叁月符符

鹽水泡青芒果,現吃現撈。攝影/叁月符符

穿短袖喝椰子水的冬日浪漫

三亞,一座在冬天消夏的城市。當一月份北方人捂著羽絨服、廣東人穿毛衣秋褲、海口人穿長袖T恤的時候,三亞人卻穿著短袖沙灘褲,愜意地吹著海風喝椰子水。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椰子水更是隨處可見,這是當地最地道,也是最速效的解暑消渴方法。椰子水喝完了吃椰子肉,嫩椰子椰肉薄如蟬翼,入口即化;老椰子椰肉勁脆有嚼勁,當地人愛蘸紅糖吃。

在三亞街頭,椰子甜品很常見。攝影/叁月符符

在三亞街頭,椰子甜品很常見。攝影/叁月符符

三亞的椰子種植記錄,最早見于蘇東坡的《椰子酒賦》。傳統的青椰成就了如今的椰林海岸風貌,而近年來引種的金椰,比青椰甜度更高,也值得一試。

青芒果蘸辣椒鹽的老味道

在三亞,當地人其實不太愛吃太熟的芒果,而是在芒果還有點硬度、酸甜脆口的時候,蘸辣椒鹽吃,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吃法。而青芒果蘸辣醬和蝦醬,雖然看似“黑暗料理”,卻是藏在巷子里的老味道。

三亞街邊有許多小店,將青芒果條削好,提供兩種搭配醬汁:一種是當地黃燈籠椒加紅糖配制的甜辣醬,另一種是當地的特產蝦醬,雖然有點腥,卻無形中給酸爽脆口的青芒提了鮮,嘴里的“嘎嘣脆”伴著海的氣息,別有一番風味。

青芒果蘸辣椒,酸甜脆爽辣。攝影/叁月符符

青芒果蘸辣椒,酸甜脆爽辣。攝影/叁月符符

炎炎夏日,三亞當地還會像涼拌黃瓜一樣,把青芒果放點米醋涼拌,也可以在里面放點醬油,十分解暑生津。

現打水果刨冰,小料豐富到爆

來三亞,一定要吃現打的水果刨冰!芒果、蓮霧、荔枝、榴蓮……一切皆可刨冰,里面的小料十分豐富,可以放芋圓、冬瓜薏、葡萄干、花生,如果要直接加糖的話,當地人會建議你加紅糖而不是白糖,“白糖不好吃,太寡淡!”

芒果刨冰,小料多到能“喧賓奪主”。攝影/叁月符符

芒果刨冰,小料多到能“喧賓奪主”。攝影/叁月符符

另外,菠蘿蜜炒肉,椰子雞,也可以蘸辣椒鹽、甜辣醬、蝦醬的番石榴……在三亞這個熱帶水果的新天堂,味覺的新世界也會被一同打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