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鄭州一業主“免費贈房”:不要錢直接過戶 你還貸就行

導讀 原標題:曝鄭州一業主“免費贈房”:不要錢直接過戶 你還貸就行近日,社交平臺流傳一則消息,鄭州金水區曼哈頓小區一位業主通過視頻方式決...

原標題:曝鄭州一業主“免費贈房”:不要錢直接過戶 你還貸就行

近日,社交平臺流傳一則消息,鄭州金水區曼哈頓小區一位業主通過視頻方式決定“免費贈房”,稱“不要錢直接過戶給你、買家還房貸就行”,此舉在網上瞬間引發熱議。

業主“免費送房”:已還5年貸款 不要錢直接過戶給你

消息一經發布,即有人心動。隨后第一財經媒體記者通過他人提供的消息找到了這處正在“免費贈送”的房源信息,這是一套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曼哈頓商圈的房子。根據該視頻博主的介紹,這套房子面積為69㎡,購買于2017年,當時的總房款為118萬元。其中包括28萬元首付,剩余90萬元則是按揭貸款。如今,房貸還剩80萬,賠了五六十萬元。

“免費送房?現在多了,只要你還貸款。”在位于鄭州市嵩山路的一家二手房門店,中介侯先生對意向者說,這幾年,鄭州大部分區域的二手房售價,都降了,區別也只是在于降的多少,“品質好的小區,降的不多,品質差的、一般的,降的都比較多。”為了查看該套房屋的屋內信息,意向者嘗試聯系該視頻博主,但對方卻一直拒絕回應。

7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查閱該“免費贈房”視頻時,發現該視頻已經被刪除。記者隨后采訪了當地一名房地產自媒體從業者,其分析說,上述免費贈房的視頻博主,當初購房的2017年,正趕上鄭州房價暴漲,不少區域的房子,動輒漲價50%甚至更高。但此后,不少區域的二手房,就開始了“跌跌不休”。其中,曼哈頓商圈的二手房,更是因為容積率高,人群雜亂,成為下跌的急先鋒。

“當初花118萬買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70多萬,沒準過段時間還會更低。”自媒體從業者告訴第一財經,對于這個免費贈房的視頻博主而言,從當初高位接盤,到如今還貸5年,本金可能才還了不到10萬元,還背負80多萬元的貸款,可房子目前的價值卻不到80萬元,不論有沒有能力繼續還月供,免費送房,其本質都是及時止損。

筆者通過二手房平臺查詢到,目前該小區在售房源331套,與視頻中所展示的同面積戶型報價均低于博主報價,同小區更小戶型的一居單價6000元出頭,朝向好的、裝修好的大戶型單價略高。

那么,為啥該業主選擇免費送不直接斷供還硬性要求買家還貸呢?因為輕易選擇斷供后果非常可怕。斷供之前,房主每個月可能還還著銀行貸款的利息;如果斷供還會因為被判決,需要承擔的利息、罰息、案件受理費、保全費以及還有銀行委托的起訴律師費。即使是上訴可以,他還需花費一筆費用,且難有改判可能。

如果耍賴,銀行會申請凍結你名下所有的財產,車、房、存款,統統都會用來抵債。且,從此這位房主會進入了失信人名單。也就是老賴,你以后想坐飛機高鐵,高消費統統會被限制。

該現象非首次發生 燕郊、深圳等地均曾有“免費贈房”

實際上,先后傳出“免費贈房”信息的城市,不僅是鄭州。

據新京報2021年2月報道,當時一則“燕郊天洋城房產免費送”的消息在網上開始流傳,引發較大關注。新京報記者核實發現,該消息屬實。由于“資不抵債”,網名為“厚土”的該業主準備將位于河北燕郊天洋城這套40平方米的房子贈與別人,目前還剩70多萬貸款。

1月中旬,網名“厚土”的網友發帖表示,“贈送天洋城房產(目前還有貸款),先到先得,自己還貸款”,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

隨后“厚土”再次發帖介紹了房子的詳情:“房子是天洋城2號公寓樓,2016年買的,40平方米,還剩70多萬貸款,現在算是還不起房貸,但目前沒有斷供,如果愿意承擔轉讓費用和來回路費,可隨時辦手續”。

2月4日,“厚土”告訴新京報記者,之所以選擇免費贈送,原因在于“資不抵債”。該套房子是他之前作為婚房而買的,購買之后沒怎么居住,2017年離開燕郊到了云南定居。因此,這套房子一直處于出租狀態,租金方面“不值錢,每月1000多元。”

“厚土”向記者介紹稱,目前他每月的月供約4000元,之所以想贈送出去,問題不在于自己能否承擔月供,而是越來越賠,“我都已經搭進去了40多萬,如果再還,就會賠得更多。”

“厚土”向記者坦言,“天洋城目前單價也就一萬七八,這套房子未還清的貸款,基本上和市場價持平了。對于接受贈送、繼續還貸的事兒,有購房資格的人,可能并不合適;沒有購房資格的人,還可以。”

此后,國內多個城市先后傳出有業主愿意“免費贈房”。

最近,2023年7月一則“寶中花樣年花鄉免費送房”的消息刷爆網絡,從中可以看出深圳有業主2020年下半年高位買入,已經扛不住了,打算免費贈送,唯一要求也是還房貸。

“免費贈房”的背后:房市不容樂觀 業主“斷臂”求生

為什么陸續會出現“免費增房”情況?據媒體報道,主要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形勢不容樂觀,其次就是業主面臨失業或不可抗力等各種可能的風險,一種“斷臂”求生的無奈之舉。

據報道,一份來自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5月,鄭州全市住宅二手房共成交11213套,成交均價10555元/平方米。而一個月前,鄭州的住宅二手房成交均價,還是10866元/平方米。

記者查詢多家二手房中介平臺數據后發現,如果把這些平臺的二手房掛牌數量匯總,總掛牌套數已經超過了13萬套,其中,僅2023年4月份,就新增了2.4萬套。

一邊是不斷下跌的二手房成交價,一邊是不斷攀升的二手房掛牌總量,鄭州的二手房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有的房源折價近40%,有的房源跌回十年前。

燕郊當時同樣面臨這種“冰火兩重天”情況,這座被稱為“北京編外”的衛星城,有著和長安街相似形制的彩虹門,也有著與北京通州相似的密集居住區和車流、人流。因距離北京的CBD僅30公里,燕郊近年來承接了大量的北京外溢人口與購房需求。

前幾年,燕郊房地產迅速膨脹,尤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整體遷至通州、軌道交通等各種利好接踵而來,燕郊房價迎來上漲浪潮。“厚土”購買的這套住宅時,燕郊房價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而市場最高峰時,燕郊房價超過了3萬元/平方米。

活躍的投資客,讓市場開始惶恐。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2017年3月21日,廊坊市將首付提高至50%。十多天后的4月5日,三河市出臺限購實施細則,進一步提高二手房交易成本。隨之,燕郊市場開始降溫。兩個月后,廊坊市政府出臺“史上最嚴限購政策”,正式限制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房,交滿3年社保才能購買,更是讓本已出現蕭條態勢的燕郊樓市趨于冰凍。

雖然類似事件目前仍是個案,未有大規模類似情況出現,但是斷供現象在社交平臺卻是屢見不鮮,各有各的困難。

據新華報業網2022年初報道,當時有一張截圖刷屏,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韓復齡教授在微博上發了這么一段話:“2022年剛開年,四大行已經起訴20萬斷供業主”。一時間,把房主房貸斷供這個話題推向了高潮。

數據來源未得到官方確認,但博主文章確實引起了一些斷供的業主或者房貸有困難的業主們的共鳴。

@比目魚北京分魚:我已經是了,當時230萬買的燕郊某小區,貸款130萬,還了1年多。斷供起訴拍賣了101萬,虧了首付和稅費中介費以及還進去的10萬共150萬,現在房沒了,還欠著銀行26萬,中間訴訟費被執行走2萬,唉,當然也已經限制消費了。

@我是炒面章魚燒 :不要加杠桿!買房暴富的時代過去了,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以后經濟只能越來越差!手里一定保持現金流!

@愛夏天的秀秀:睡不著,越看越焦慮。

新聞多看點:

胖東來老板勸網友賣房:若房貸讓你痛苦 虧也要賣掉它

近日,“胖東來老板勸網友賣房”引發關注。據大灣區視頻,7月1日,一名網友連麥稱是千萬普通打工人的一員,他已買房結婚定居,并將自己的母親接到身邊。因此網友背負了30年的房貸,同時網友母親生病了,自己也因為疫情期間公司倒閉被迫失業重新找工作。種種重壓下,網友不敢停下來享受人生,生活得很壓抑很痛苦。

胖東來老板就此解答網友:要是我知道這樣有負擔,那我就把它賣掉,虧也要把它賣掉。如果是因為房貸讓你變得壓抑痛苦困惑,你可以選擇放下,把房子賣掉,賣掉房子的錢可以拿去給家人看病,給自己創業,去選擇更輕松的生活。胖東來老板稱遇到生活的難題應分析原因找到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味沉浸在困惑中,懂得愛自己,樂觀看待和調理生活。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贊同:“很多人打工困境,真的有被化解一些”“如果房子是困擾,賣掉房子就好了,源頭上解決”“這一席話真的很有用,被治愈了”......

也有網友表示執行起來比較困難:“一不好賣,得把貸款還了。第二賣了虧好多錢,再把貸款一還,發現沒剩下錢,沒錢也沒房了。第三,賣了房住哪兒,一大家子人還有病人,又賣房,又搬家,又找房子租房,又治病,又找工作,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事情宏觀判斷是正確的,微觀操作可行性大打折扣。”

(資料來源于第一財經、新京報、新華報業網、每日經濟新聞、貝殼找房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