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東擴,引發俄烏沖突,日本“引狼入室”,加入北約網絡防御

導讀北約目前已經有30個成員國,如果土耳其和匈牙利批準瑞典和芬蘭的加入,北約就有了新的一次東擴,從而可以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北約...

北約目前已經有30個成員國,如果土耳其和匈牙利批準瑞典和芬蘭的加入,北約就有了新的一次東擴,從而可以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北約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同盟,“武林盟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北約已經成為美國推動霸權的工具,在蘇聯時期,北約是對抗蘇聯的重要的軍事同盟,在蘇聯解體之后,北約對于繼承蘇聯大部分衣缽的俄羅斯繼續采取高壓態勢,于是就有了多次的東擴,直接將“防線”向東推進了近2000公里。

俄烏沖突是北約東擴所引發的必然結果,因為北約積極拉攏烏克蘭的加入,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進行了軍事體制的改革,整體引入了北約的體系,并且有北約軍官在烏克蘭進行培訓。面對烏克蘭“引狼入室”的戰略,俄羅斯發起了反制,因此就有了從2月24日開始的“特別軍事行動”,如今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已經被俄羅斯控制,并且還通過公投加入了俄羅斯聯邦,從而成為了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新領土”。如今俄烏沖突還在繼續,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在赫爾松地區集結力量,頗有一場大戰在即的節奏。

在俄烏沖突繼續的時候,日本也是“引狼入室”,根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消息,日本在11月4日宣布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北約已經將觸手伸向了亞太地區,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北約在亞太地區的動作就不斷,特拉斯在擔任鮑里斯政府外交大臣期間,就公然鼓吹北約介入亞太事務,并且還矛頭直指中國。美國總統拜登在歐洲的一系列訪問活動,就有積極慫恿北約介入亞太的動作,日本加入所謂的“北約網絡防御中心”,是北約的一個危險的動作。

日本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是在美國積極圍堵和遏制中國戰略框架下的一個行動,美國一直試圖讓北約和美國一起來對抗中國,由于東亞沒有北約組織成員國,因此日本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就成為了一個契機,可以讓日本和北約保持緊密的聯系,從而為北約介入亞太地區提供基礎。202211031/全球防務觀察/阿力,在日本之前,韓國已經加入了北約“網絡防御中心”,如此看來美國是在下一盤大棋,從美國在日本和韓國的駐軍就可以看得出來,美國是要讓日本和韓國成為炮灰。

日本和韓國都是美國的“盟友”,在美國圍堵和遏制中國的階段,美國一直試圖要讓日韓跟進,如今美國要通過北約“網絡防御中心”,讓北約的力量進入日本和韓國,這個與日本和英國簽署“互惠準入協定”一樣,日本和英國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后,英國軍隊就可以在日本進行部署,同時日本賦予英國軍人在日本的特權,作為美國鐵桿盟友的澳大利亞也和日本簽署了相同的協定,在對抗中國的時候,澳大利亞緊跟美國走到了第一線。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