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方邀北約5國密談兩岸“戰情”,美B-52部署澳大利亞來威懾

導讀【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或淵視點”,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統一臺灣進度表...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或淵視點”,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統一臺灣進度表(69)

近日有臺媒透露出臺島一個最新的挑釁動作,消息稱臺“防務部門”最新邀請了北約5個國家及韓國的軍方代表竄訪臺灣,與臺軍方進行“交流”。

據稱“交流”的主要內容是“與臺各部門的軍、文高官研討俄烏戰爭,兩岸的“戰情”,說白了就是為兩岸軍事沖突做準備。

這次來的六個國家中意大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屬于北約成員國;但很意外的唯一一個來打醬油的竟然是剛發生嚴重踩踏事故死了150人以上的韓國。

北約五個成員國中,除了意大利還有些分量外,包括捷克與波羅的海三小國可以說都屬于蹭熱度,刷存在感來了。

而所謂幫助“臺軍”進行戰情分析就更是可笑了。

意大利本身就是二戰軸心國之一,后來墨索里尼就直接被游擊隊抓住絞死了。韓國70年前都被打進太平洋里了,最后被美國撈起來救活的,現在連軍隊指揮權還在美國人手里。

波羅的海那三個小丑國就提都不用提了。

所以說,讓這幾個只有失敗經驗國家的軍人來幫“臺軍”進行戰情分析就更是可笑了,可供交流的范圍大概也只有一個投降經驗了。

但這件事的害處就是會造成一種蒼蠅效應,讓更多的人扎堆效仿,增加更多人對臺灣真實狀況的錯覺。所以老虎要打,蒼蠅也要拍。

特別是韓國,先是列席參加了北約會議,剛剛又在派軍人竄臺,尹錫悅是覺得屁股坐穩了嗎?他還是應該先好好處理一下梨泰院踩踏事件,讓那150多個冤魂安息吧!

而第二件事就是美國正頻繁加速在亞太的部署及行動。

美國一邊與韓國、日本等亞太盟友持續演習,一邊加強了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

澳大利亞媒體ABC電視臺稱:美國準備在澳大利亞部署6架B-52戰略轟炸機。

B-52是在1955年就開始服役的老式轟炸機,雖然后來歷經不同“字母庫”序列的改進性能所有升級,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截止1962年最后一架B-52H型下線,美國已經生產了700多架該型轟炸機,最年輕的B-52機齡也有60年了。

而美國之所以至今仍不放棄老舊的B-52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空軍仍有能力控制住世界大部分空域的制空權。按照美國對B-52的使用習慣,在B-52出動前,美國空軍已經對它經行的路線空域進行了充分的保護,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其本身有強大的防護能力,無論是當年的南聯盟還是阿富汗,當B-52扔炸彈的時候,目標區基本都屬于無力防守的狀態了。

同時,該機龐大的載彈量及強大的續航能力仍是目前世界戰略轟炸機中的佼佼者。B-52最大航程1.6萬公里,最大載彈量可達30噸;而中國的戰略轟炸機轟-6最大航程為8500公里,最大載彈量15噸,剛好是B-52的一半。

所以B-52還是有一定的戰略威懾性的,但也要看它“威懾”的對手是誰?

B-52畢竟是一款服役超過半個世紀的戰機,僅靠局部的升級難以彌補技術上的缺陷。所以,毫無隱身性的B-52不要說部署在澳大利亞,即使部署在日本也不具備對中國境內目標的轟炸能力,因為中國近年形成的強大近海“拒止能力”正是B-52這種大型慢速機的克星。

按照美軍的計劃,B-52將被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港附近的廷德爾空軍基地,距中國沿海城市在5000-6000公里間。

以中國目前強大的近海空防能力,B-52突破到中國沿海進行空中轟炸是天方夜譚。它唯一的威脅就是在遠離中國沿海2000公里以上區域發射巡航導彈。

B-52要想發射巡航導彈就必須要從基地向北飛行3000公里以上,但期間要經過印尼等國家和地區,所以B-52如果真的從澳大利亞向北侵擾中國將是一個非常復雜及很危險的行動,等它飛到發射位置時,可能已經有一大批中國戰機等著它了;而在這一區域美國是沒有能力獲得優勢的制空權從而可以象以往那樣保護B-52的。

而就算它成功發射了巡航導彈,但后果就是它回去后就找不到降落的機場了,因為只要它敢發動攻擊,那么第一時間東風26、東風31就會直撲澳大利亞基地。

所以,美國這一動作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軍事意義,更多地在于渲染武力及惡心人。

而當日下午最新消息,蔡英文在參加漢翔F-16維修中心落成時再次大放狂言,稱“中心的成立象征美臺雙方國防工業合作的成果,我們(與美國)越團結,臺灣就強壯越安全。”

F-16是臺灣最先進的戰機,目前擁有140多架,加上最新購買的66架F-16V,總數將達200架以上。

應該說,此時美臺合作建設維修中心顯然是一種具有實質性意義的“以武拒統”

看來這回蔡英文真的是烏龜吃秤砣,沒救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