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以外,俄取得重大勝利,普京的布局,遠比西方想的要遠

導讀當外界仍把目光聚焦在烏克蘭前線的拉鋸戰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一點一點地解決周邊的各種問題。除去和周邊國家解決能源、物...

當外界仍把目光聚焦在烏克蘭前線的拉鋸戰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一點一點地解決周邊的各種問題。

除去和周邊國家解決能源、物資供應問題之外,他還親自斡旋了高加索地區持續了三十年的爭端,即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領土糾紛問題。

(俄羅斯曾是此前納卡沖突的大贏家之一)

隨著普京讓亞美尼亞總理和阿塞拜疆總統簽署聲明,以白紙黑字的文件,確認兩國領導人放棄使用武力,停止蘇聯解體至今的武裝對抗,轉而在承認主權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這意味著俄羅斯將繼續扮演其沖突調解人的角色,保留自己在兩國熱點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存在。這對于因為俄烏沖突而陷入困境的俄羅斯來說,是一場來之不易的重大勝利,無論是外交上還是地緣政治層面。

對外界來說,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本年度的糾紛曾經是俄羅斯影響力大不如前的標志。兩年前,俄軍以一錘定音的方式制止了亞阿戰爭的擴大。而今,亞阿雙方卻在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場的泥淖時大打出手。

阿塞拜疆依靠土耳其軍援,似乎并沒有把駐扎在緩沖區的俄軍放在眼里,至于被打的亞美尼亞也和美國接觸,而沒有找在本國駐軍的俄方求援。一時間,美國和歐盟似乎在俄羅斯的地盤大出風頭。

(憑借著土耳其提供的無人機等裝備,阿塞拜疆占據上風)

當西方世界以為俄羅斯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會隨著其戰事不利而逐漸崩塌時,普京就用這份協議證明了一件事:他們想錯了。

不管西方國家信不信,普京已經解決了美國不能解決的外交難題。這對津津樂道于俄羅斯外交失敗的西方世界來說,不啻于沉重一擊,而普京在一系列西方制裁中尋找突破口的做法,也顯示了他在整體布局上或許比西方要想得多一些。俄羅斯國內有很多專家都覺得普京此番似乎給俄羅斯開辟了一條的生路。

畢竟,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幾百年向南推進、試圖接觸伊朗進入印度洋的渠道。西方搞亂高加索地區,就可以阻斷俄羅斯接觸伊朗、進入印度洋的出口。在俄羅斯媒體“烏拉爾新聞”中,一些地緣政治專家專門在接受采訪時講解了這個道理。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一度在高加索地區遭遇挫敗)

俄羅斯的專家指出,西方在包含車臣、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的高加索地區想制造一場大博弈,制造一個不穩定區域,阻斷俄羅斯恢復蘇聯時期影響力的進程。這種局面的形成與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的政策混亂有很大關系。

當時,俄羅斯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沖突中站在亞美尼亞一側,導致阿塞拜疆慘敗并丟失相當于30%的國土,這場戰爭引發了高加索地區的失衡,間接推動了車臣戰爭的爆發,導致俄羅斯陷入了長達十余年的治安戰。在此期間,美國等國推動格魯吉亞顏色革命,成功在俄羅斯周邊打入了一根釘子。

周邊戰爭帶來的動蕩讓俄羅斯意識到了危險,認識到了高加索的穩定與其經略伊朗、進入印度洋、牽制美國的長遠規劃有緊密聯系。俄羅斯希望能在高加索地區再次突破,于印度洋地區有所作為,由此開始重建地緣政治大國的關鍵一步。

(俄軍雖然在烏克蘭表現不佳,但俄方的外交反擊已經開始)

不可否認,俄羅斯斡旋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就是為了建立直通伊朗和土耳其的渠道。但這總比單獨拉扯一方、試圖常態化沖突的美國或歐盟來得光明磊落。因為俄方的目的終究是希望平息戰爭,這使得俄方哪怕只是從動機出發,就已經勝過了美國或歐盟。

不難看出,俄方在此次推動和平協議時還是缺少更多應對的手段,如果沒有普京本人的托底,加上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兩國歷史上就與俄羅斯關系匪淺,此次斡旋可能并不會太順利。但無論如何,俄方這次外交勝利仍是可圈可點的,它意味著在北約持續壓縮俄羅斯生存空間的背景下,普京終于抖擻精神,在國際外交和地緣政治上為俄方扳回一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