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后,索要援助就成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日常事務。而且讓人驚訝的是,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在背地里居然還是一位求援“高手”,“討飯”都能討出“點菜”的氣勢。
只要哪個國家沒有在援烏方面滿足澤連斯基的要求,就會遭到澤連斯基的一頓批評指責,給他們扣上“不民主”、“不人道”、“見死不救”的帽子,就連美國在援助烏克蘭一事上都沒少受氣。
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媒體近日披露了拜登和澤連斯基在俄烏沖突期間的一則通話內容,電話里拜登大動肝火,對澤連斯基發了脾氣。
據悉,當時拜登表示自己又批準了一項價值1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款項,但澤連斯基的反應卻是“這不夠”,并且還列舉了烏克蘭急需,但沒有得到的額外幫助。
毫無疑問,就是澤連斯基的這一反應惹惱了拜登。拜登強調,在對烏援助一事上,美國人民已經“足夠慷慨”了,烏克蘭方面理應表達“感激之情”,但他們并沒有。
其實拜登已經給澤連斯基上過好幾次“感恩課”了,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兩人通話十分頻繁,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打個兩三次電話。
拜登表示,澤連斯基在索要援助一事上不應表現得“不懂感恩”,因為這樣做會惹怒美國民眾和政府,烏克蘭方面也將再難得到美國的支援。
拜登這么說,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已經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新的援助也正在籌劃準備中,若烏克蘭政府仍是這個態度,只會“獅子大開口”,最終注定什么都得不到。
另一方面,對烏援助事項需要經過國會的批準,要是烏克蘭方面連表面工作都不愿意做,那拜登也很難說服國會,繼續申請到援烏資金。
而且在美國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將有大概率同時贏下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席位,這會讓拜登政府受到更大的制約,而一位“跛腳”的總統又如何能保證烏克蘭獲得源源不斷的“輸血”呢?
美國共和黨領袖麥卡錫此前已提出建議,表示在美國民眾生活走下坡路的大背景下,共和黨人沒有理由為澤連斯基政府遞上一張“空白支票”。
所以可以預見,只要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占上風,美國極有可能要大幅度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
不過懂得都懂,烏克蘭的這場仗其實就是為美國而打的,如果烏克蘭不配合,沒有和俄羅斯陷入長期沖突,拜登政府便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現在看來,這場俄烏沖突既削弱了俄羅斯,又削弱了歐洲,還讓美國的霸主地位更加穩固。只要有一個被“入侵”的烏克蘭,北約便能再次團結起來,擺脫“腦死亡”。
與此同時,美國還有了從歐洲大肆吸血的機會。隨著歐洲局勢動蕩,陷入能源危機,歐洲的熱錢、資本乃至于有實力的工業企業,都開始紛紛出逃,跑到美國投資建廠。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趁這個機會對歐洲高價出售天然氣,在歐洲大發橫財,而這一切說到底都離不開烏克蘭的“努力”。
可以說,美國從俄烏沖突中得到的,遠比支出的要多得多。美國前陸軍副參謀長杰克·基恩在接受采訪時曾坦言,華盛頓只花了660億美元,就讓烏克蘭與俄羅斯陷入戰爭。
這筆投入是“非常劃算”的,美國政府原先預計的支出高達6萬億美元以上,但美國目前對烏克蘭的援助資金連這個零頭都沒達到。
更重要的是,為美國利益付出生命的不是美國軍人,而是烏克蘭軍人,所以在美國人看來,這是再劃算不過的一筆交易了。
美國就是想通過“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過從拜登政府現在的援烏行動來看,他們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美國內部還在遭遇嚴重的通膨危機,哪來那么多閑錢去填補烏克蘭這個無底洞。而且即便有,就沖澤連斯基這個態度,他們也會不愿意給的。
說白了澤連斯基乃至整個烏克蘭,對美國來說都是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而作為棋子就應該遵守棋子的本分,要是都像澤連斯基這樣囂張,不把美國放在眼里,那他們之后還怎么對其他國家吆五喝六。
所以澤連斯基被拜登怒斥是必然的,這也說明,美烏同盟其實并沒有那么牢靠,說不準什么時候就崩了,澤連斯基與其有這個功夫去美國那里“搖尾乞憐”,倒不如想想自己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