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中炮:中國和烏克蘭的步戰車,為何不約而同,炮管外罩鐵籠子?

導讀有大量現場圖片報道顯示,在近期的俄烏戰場上,經常出現涂刷了“Z”字或“V”字的烏克蘭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坦克裝甲車輛冒充俄軍進攻,給...

有大量現場圖片報道顯示,在近期的俄烏戰場上,經常出現涂刷了“Z”字或“V”字的烏克蘭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坦克裝甲車輛冒充俄軍進攻,給防守的俄軍造成了很多困惑。

這是一輛烏克蘭軍隊的BTR-4輪式步兵戰車,在車體上涂了一個“Z”字。俄軍和烏軍的大部分戰車本來就很相近,烏軍再刷上一個與俄軍類似的“Z”字,這讓俄軍就分不清了。

俄烏戰爭中,烏克蘭的BTR-4輪式步兵戰車大出風頭,除了自身損失很大以外,也給俄軍造成一定傷害,甚至多次干掉過俄羅斯軍隊的主戰坦克,以至于有了“T-72殺手”的外號。

烏軍BTR-4步戰車經常在無人機引導下,在城鎮和森林作戰中進行迂回攻擊,從后部對俄軍T-72坦克進行穿甲彈打擊,導致坦克燃起大火,很可能多次打掉俄軍的坦克。

T-72坦克的車體后部裝甲比較薄弱,厚度只有30毫米(25度傾斜)。坦克后部除了有發動機以外,還布置了大量的油路管線以及燃油箱。因此車尾是坦克最脆弱的地方,在坦克作戰中,首要的一條是避免將車尾暴露給敵人。

BTR-4輪式步戰車采用一門30毫米機炮,發射曳光穿甲彈的極限穿深是20毫米/60度,足以打穿T-72的車體尾部,并引燃發動機油路,甚至直接摧毀坦克。

烏克蘭軍隊使用小型無人機引導步戰車的這個戰術也非常新穎,從天空俯視,俄軍坦克的動態一覽無余,烏軍可以從容設伏,進行靈活多變的側射和尾部打擊。無人機太重要了。

BTR-4輪式步兵戰車有一個改進的無人炮塔,安裝一門30毫米口徑的2A72機關炮,一挺7.62毫米PKT機槍和兩枚“斯圖格納河”反坦克導彈。炮手坐在車內,通過一個夜晶顯示屏幕和操控桿進行武器遙控。

BTR-4步兵戰車還號稱“馬里烏波爾戰神”。在幾個月前馬里烏波爾的一次戰斗,烏軍一輛BTR-4步兵戰車,發現街道對面走過來一隊步兵,于是使用30毫米機關炮進行了掃射。速射炮打步兵的場面太可怕了,在電影《拯救大兵》里曾有過一個片段,印象非常深刻。

很多網友發現,烏克蘭BTR-4步兵戰車的火炮很眼熟,很像是中國05式兩棲步戰車的那種火炮,都是在炮管外面加裝了一個“籠子”。

那么,烏克蘭的BTR-4步戰車與中國05式兩棲步戰車的炮管外面,為何都要搞一個“籠中炮”?

我國的05式高速兩棲步戰車和09是輪式步兵戰車,以及烏克蘭的BTR-4輪式步戰車,都配備一門30毫米機關炮,這門炮的炮管外面有個非常明顯的“籠子”,學名叫做“桁架”,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05式兩棲戰場的30炮,來自于我國直接研仿的二代步兵戰車的100毫米低壓炮+30毫米機關炮武器部,這門30炮的蘇聯型號為2A72自動炮。

烏克蘭BTR-4輪式步戰車安裝一款烏克蘭研制的ZTM-1型30毫米自動炮,其技術原型也是來自蘇聯的2A72自動炮。

2A72型30毫米自動炮,源自于蘇聯BMP-2步戰車的2A42自動炮,但重量更輕,結構有很大的簡化。

由于2A72機關炮的自動機構比較簡單,結構與2A42自動炮不太一樣。2A42火炮自動機的零件數有500多個,重達115公斤。而2A72的零件總數只有300多個,重量只有84公斤。減重以后的2A72火炮的適用性非常好,在保留了2A42的大部分性能的前提下,2A72火炮因為重量輕可以配備在更多種類的戰車上。

而且,2A72機炮出于簡化生產的目的,并沒有采用西方小口徑機炮常用的那種星形截面身管的設計,在連發射擊時,很可能會因為身管剛度問題(注意不是強度)造成抖動而影響精度。

如果脫離并列掛靠的100毫米低壓線膛炮的炮管單獨使用以后,就會造成新30炮射擊時產生較大的擾動,命中精度等作戰指標會下降。

一開始,中國在研制86B和空降戰車的新型單人30毫米通用炮塔時,由于其火控簡單低檔,連發精度指標比較低,所以當時并沒有考慮新30炮的炮管振動問題。

等到了研制05式高速兩棲步戰車時,裝上了豪華火控,還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發現30炮在連發射擊時的振動過大,于是就在炮管外面設計了兩截加強的四棱形桁架。火炮身管外面增加衍架結構,是提高身管剛度、抑制炮口震動最簡單有效的解決辦法這就是“籠中炮”的由來。

烏克蘭BTR-4系列步戰車的ZTM-1型30毫米自動炮,其炮管外面的桁架,其設計思想也是這個原因。

我軍沒有從俄羅斯引進BMP-2步戰車上面性能更好的2A42型單管機關炮,只是引進了俄羅斯BMP-3步戰車100+30毫米剛性連接的簡化型的2A72炮,這種機關炮不適合單管使用,所以才需要外罩一個加強籠子。加裝桁架以后的新30炮的精度要比俄式裝備好得多。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