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坦承,中國海軍陸戰隊配備有火力最猛、速度最快的兩棲戰車。美國國際事務和軍事安全專家塞巴斯蒂安·羅布林近日在《1945》網站撰文,稱中國擁有全世界火力最強、航速最快的兩棲戰車,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海軍陸戰隊送達灘頭,并可以輕松敵軍的坦克以及防御工事,是解放軍登陸作戰的利器,而且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兩棲作戰利器。
塞巴斯蒂安·羅布林說,中國經過多年建設,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最現代化的兩棲作戰部隊。截止到2022年,中國已擁有6個海軍陸戰旅,規模達到了6萬人。此外還至少擁有2個能夠進行兩棲作戰的陸軍集團軍,這些部隊都配備有大量的兩棲裝甲戰車。
兩棲裝甲戰車對于兩棲登陸作戰至關重要,兩棲裝甲車不但可以將登陸士兵安全送岸邊,而且還能摧毀敵方的坦克以及灘頭火力點,為后續大部隊登陸上岸創造安全的環境。
05式高速兩棲戰車是迄今為止世界現役裝備中火力最強、航速最快、信息化程度最高、綜合技戰術水平最高的兩棲車族。是世界上唯一能用于由海向陸作戰的新一代兩棲戰斗車輛。
05式高速兩棲戰車的主武器是一門105毫米低后坐力線膛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破甲彈、碎甲彈和炮射導彈等多種不同型號的彈藥,可以在2千米距離上擊穿550毫米的正面均質裝甲,即使面對早期的第三代坦克,其火力也綽綽有余。05式還配備了穩像式火控系統、熱成像炮長瞄準鏡、激光測距儀等,在兩棲登陸行動時,可以邊航行,邊射擊水面或陸上的移動目標,其火控方面已經達到了三代坦克的火控水平。
05式高速兩棲戰車是世界上唯一采用滑板結構的兩棲戰車,在水中行駛的時候,可通過滑行板將速度轉化為上抬力量,使車體抬升。水上高速行駛時,車體大部分被托出水面。減小了浸入水中的體積,從而極大降低阻力,提高了航速,實現了25千米/小時的驚人航速。
05式高速兩棲戰車具有極強的機動能力和作戰能力,特別是水中速度,突擊車能夠高速搶灘,在距離灘頭20公里遠的海上就可以開始編波,直接沖擊灘頭,30分鐘就可以上岸。
中國的05式高速兩棲戰車采用了滑行艇原理,使用了可收回的液氣懸掛系統,在進行水上行駛時,可以調節液氣懸掛系統將負重輪連同履帶一起收起來,這可減少戰車水中附件的阻力。05式還安裝了雙功率大馬力發動機(分為水上和陸上兩種功率切換),采用噴水推進,頭部和尾艙有壓浪滑行板。 全世界各國的兩棲裝甲車,都是傳統排水型的結構,水中航速一般10千米/小時左右,極少超過15千米/小時。而且,普通的水陸兩棲戰車無論怎么使勁踹油門,也不可能實現水上高速行駛。 這是因為,根據水流阻力的原理,傳統排水型的兩棲戰車的水上速度如果大于15公里/小時,會形成一個明顯的“阻力墻”,就是再怎么提高驅動功率,水上行駛的速度也不會顯著提高。
傳統的水陸兩棲戰車都是排水型的設計,在水上航行時,戰車的車體如同船舶一樣浸入水中。主要是以形狀阻力和興波阻力為主,而興波阻力又與戰車的航速密切相關,與戰車水上車速的4次方成正比。
有研究表明,兩棲戰車的水上航行速度由低向高逐步增加,在15公里/小時左右出現了一個“阻力墻”。隨著戰車動力功率的提高,但速度并不會成比例提高,動力效率會急劇下降。這就是目前全世界其他兩棲戰車的水上航速都不超過15公里/小時的根本原因。
所以舊式的兩棲裝甲車輛,例如中國的63式水陸坦克或86B兩棲步戰車,其水上速度只有8~12公里/小時。傳統兩棲戰車的登陸作戰的泛水沖擊距離只有5公里,需要40分鐘的航渡時間才能上岸。在這個漫長的航渡時間里,登陸艦艇和兩棲車輛都暴露在岸防直射火力下,生存力很成問題。
要想徹底克服興波阻力,就必須拋棄傳統的排水型車體,采用滑行艇車體,使車體底部形成滑行面,實現車輛整體抬升,減小吃水深,減小興波阻力。所以,高速兩驅戰車必須采用滑行艇的形式,將車體大部分抬出水面,才能獲得水上高速。
在20世紀90年代,美軍提出了從海到陸的超地平線突擊登陸的戰略,開始研制新型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其水上最大航速達到46公里小時(25節),是傳統排水型兩棲裝甲車輛的三倍多。
美國人當年研制的這輛AAAV高速兩棲戰車,讓各國同行驚為天人,羨慕不已。主要原因就是采用了滑行艇的結構原理,從而獲得了46公里/小時的水上行駛速度,不過,AAAV兩棲突擊車最后流產了,沒有成功。
在美國失敗以后,只有中國的05式兩棲戰車修成正果,由傳統排水型演進為高速滑水型兩棲戰車,還能安裝大威力火炮,是目前獨一無二的“兩棲全能火力支援車”,成為世界上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兩棲戰車,一流陸地之王。
這一回,還是美國負責提出概念,由中國負責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