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華裔科學家回到祖國!美媒:科學家離美潮將讓中國反超美國

導讀隨著中美博弈的日趨白熱化,美國國內的政治氛圍和社會氛圍快速毒化,針對華人乃至整個亞裔群體的敵視行為正在快速增長。而這導致大量華裔科...

隨著中美博弈的日趨白熱化,美國國內的政治氛圍和社會氛圍快速毒化,針對華人乃至整個亞裔群體的敵視行為正在快速增長。而這導致大量華裔科學家不得不離開美國,選擇回到中國工作。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近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這三所美國頂級學府發布了一份聯合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里,至少有一千四百名華裔科學家離開美國,回到中國工作。這份報告認為,如果美國政府再不采取行動扭轉這一局面,那么美國在科技競爭中輸給中國的可能性就將大大增加。

為何大量的華裔科學家已經離開了美國,或者正在考慮離開美國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華裔科學家得不到美國政府的信任,常常被禁止參加高新技術的研發工作,甚至可能被美國政府視為間諜,而遭到逮捕、監視。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居然喊出了“所有華人科學家都是間諜”的口號,呼吁聯邦調查局和其他情報機關站出來“保衛美國的知識產權”。自此之后,美國政府就開始了對華裔科學家的系統性迫害。在2019年,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稱,當時多家美國知名半導體企業已經延緩甚至停止雇傭中國籍員工。大量中國學者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和調查才能接觸到某些技術,而且技術越尖端,中國學者接受的審核和調查就越嚴格。隨后,這種調查很快擴大成為對學者本人的監視、監聽。不少華裔學者表示自己曾遭到美國特務的跟蹤和監視。

拜登上臺之后,推翻了不少特朗普的政策,但卻延續了其迫害華裔科學家的政策。現任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曾承認,僅FBI一個情報機關,每隔十二個小時就會啟動一項涉及中國的反間諜調查,而調查對象往往是華裔科學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列出一項民調數據,在受訪的一千三百零四名華裔科學家中,有超過半數感到恐慌,并且對職業生涯感到悲觀。

2015年9月15日,郗小星在華盛頓。

美國政府迫害華裔科學家的事例數不勝數,當地時間二月十日,英國著名媒體《衛報》發表了一篇題目為《當你被視為間諜:美國正被指控施行種族歧視,因為其展開“中國行動計劃”》。這篇文章舉例稱,2015年,在美國知名學府費城天普大學擔任物理教授的華裔學者郗小星被FBI以“向中國傳遞敏感技術”為由逮捕,結果在其被捕足足四個月后,法院因為證據不足而撤銷了對郗小星的訴訟。七年來,郗小星一直要求FBI對其進行賠償,但是至今仍未有任何結果。2021年一月,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多年的華裔科學家陳剛也被美國情報機關以相似的借口逮捕,直到其被捕數周后,相關部門才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陳剛向中國傳遞情報而將其釋放。被無緣無故逮捕的華裔科學家都不少,因為華裔血統而遭到排擠、無法展開正常科研項目的學者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第二,在美國政府的帶動下,美國社會的排華情緒高漲,針對華人的暴力犯罪正在飛速增長。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圣貝納迪諾分校曾在2021年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指出美國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在一年時間里增加了百分之三百三十九。雖然美國亞裔發起了“停止仇恨亞裔”(Stop Asian Hate)運動,但是亞裔的處境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各類針對亞裔、尤其是華人的暴力犯罪仍然層出不窮。這種毒化的社會氛圍嚴重威脅了華裔科學家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華裔科學家選擇回到中國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是世界各民族的大熔爐。美國之所以可以獲得科技霸權,就是其在二戰前后接納了大量德國科學家,如科技巨擘愛因斯坦、V2導彈的發明人馮·布勞恩、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海森堡。他們讓美國的技術水平得到了飛躍性發展,幫助美國獲得了科技霸權。然而現在美國卻在主動驅逐外國科學家、尤其是華裔科學家,這顯然是在自取滅亡。如今美國新式武器裝備研發紛紛陷入瓶頸,比如美軍的高超音速導彈試射多次均遭失敗;新款陸基洲際導彈的設計陷入停滯,只能讓已經近六十歲高齡的“民兵-3”導彈超齡服役。如果美國還是保持這種封閉姿態的話,那么其科技水平被中國全面反超并非不可能。

而我國則應當抓住這一機會,積極引進人才。據彭博社報道,2021年中國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的百分之十八點六,而美國則只有GDP的百分之十三。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研發投入最大的國家之一、對科研人才待遇最好的國家之一。假以時日,中國一定可以完成高新技術的追趕超越,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