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陸續離心!得罪德法沙特后又激怒日韓,美國是眾叛親離

導讀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莫過于特朗普“美國優先”時,盟友們各自安好;拜登開始拉攏盟友,盟友挨個出事。拜登上臺后各種拉幫結派聯合盟友,想要...

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莫過于特朗普“美國優先”時,盟友們各自安好;拜登開始拉攏盟友,盟友挨個出事。

拜登上臺后各種拉幫結派聯合盟友,想要制定世界規則穩固霸權,共同抗衡非美國意愿的影響力,如中國,如俄羅斯……美國“秀團結”的第一步就是到亞洲找事。

但從俄烏沖突開始,美國的盟友們就開始逐漸離心了。

第一個不聽美國話的是印度,在俄烏之間印度站在俄羅斯這邊,當時拜登還表示盟友們都很團結,就印度有點“不牢靠”。但結果如何?跟隨美國的歐洲國家陷入了能源危機,不得不購買天價能源,而印度借著俄羅斯的打折能源,降低了原本會高漲的能源財政支出,還賺了個盆滿缽滿。

第二個與美國鬧掰的算是沙特,在歐洲出現能源危機時,想以能源繼續拉攏盟友的拜登開啟了中東行,但沙特方面不接拜登電話,拜登上門也沒能從沙特獲得增產承諾。

沙特為代表的中東看得很分明,美國對待別國從來都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一有問題就拉小圈子將盟友推上前線,自己趁機泥潭抽身。所以在之后沙特不僅沒聽拜登的話增產,反而歐佩克+宣布減少石油產量。美國氣得跳腳,又是警告,又是威脅斷交。而沙特舉辦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也是沒有邀請美國政府官員,但沙特卻積極加入上合組織、申請成為金磚國家。

法國、德國雖然沒有明確脫離美國的站隊,但在4倍天價能源折磨下,德法兩國紛紛指責美國不夠朋友,開始另謀出路。曾經歐盟里馬克龍單槍匹馬呼吁建立獨立自立的歐盟、建立歐洲軍,現在得到了朔爾茨的呼應。歐洲開始在不馬上與美國交惡的程度下,尋求不依賴美國的自主路。

最近,拜登又通過了一項《通脹削減法案》,激怒了其亞洲盟友日本和韓國。

原本想依托日韓與亞洲超級大國中國的地緣政治對抗,美國政府必然要十分重視與韓國、日本的關系。但各種西方會議上日韓領導人備受冷遇,然而在政治歧視外,美國的經濟政策也在破壞這種盟友關系。

拜登的這項大規模投資計劃將外國電動汽車——包括盟友國的電動汽車,排除在了補貼之外。美國政府準備提供的補貼,只針對在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這使得日韓車輛的競爭對手可以得到每輛電動汽車最高可達7500美元的補貼,這對于日韓企業來說簡直是一場經濟災難。

日本通過外交官無聲地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韓國政府則憤怒指責美國毫無信用、忘恩負義,使得韓國現代汽車的幾個成功車型很難投放美國市場。當初,韓國為支持拜登的工業政策,韓國的電池和芯片制造商在美國投資了數十億歐元。目前韓國政府正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美國。

實際上,從美國 “Chip 4”芯片計劃,韓國就該認清美國的真面目。正如澳大利亞,聽美國煽動,當了“反華急先鋒”,失去了中國市場,最扎心的是美國還搶占了騰出來的空缺。(予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