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威脅撤出外交官,計劃轉向亞非拉,美國口風變了,重提俄烏和談

導讀據《今日俄羅斯》報道,近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發表講話時提到,在接下來俄羅斯或許會撤回一些駐西方國家的外交人員,同時俄羅斯還計劃擴大在...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近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發表講話時提到,在接下來俄羅斯或許會撤回一些駐西方國家的外交人員,同時俄羅斯還計劃擴大在亞非拉地區外交關系的建立。

拉夫羅夫認為,如今在那些西方國家,俄羅斯的外交人員受到了莫大的敵意,甚至是威脅。如果現在俄羅斯還像從前一樣在這些西方國家展開大規模的外交建立,那將會是毫無意義的。

事實也確實如同拉夫羅夫所說的那樣,自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國家大肆渲染“反俄情緒”,并將之當作是一種“政治正確”,這也就導致了不僅是俄羅斯受到了打壓,就連俄方外交人員也未能幸免。

據《法新社》報道,不久前,俄駐紐約總領事館的外墻被不明人士噴射了紅漆,即便求助了警察,這件事情最終依舊是不了了之。不僅是紐約,俄駐保加利亞大使館也曾被潑油漆。此外,在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當天,俄駐波蘭大使安德烈耶夫甚至遭到了“紅色糖漿”的襲擊。

在西方國家,針對俄外交人員的事件層出不窮,但無一例外都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在這些所謂“民主”的西方國家里,俄羅斯才開始受到區別對待。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況且這些國家和俄羅斯之間并不存在直接沖突,俄外交人員卻已經遭到了這樣的對待。

其實這也正如拉夫羅夫所說,俄外交人員如今在西方國家的工作幾乎是“非人”的,往深了說,外交一定程度上也是國家的映射,這其實也證明了,現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系十分緊張。

顯然俄羅斯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現在公開表示要減少在西方國家的外交規模,其實不僅是出于對外交人員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是對整個國家利益的考量。

要知道,現在西方國家的反俄浪潮盛行,可以說,俄羅斯和它們之間想要維持一個相對平等的外交關系基本是不可能的,況且在西方國家主動停止了許多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往來的情況下,俄羅斯和這些西方國家之間,似乎也沒有了繼續維持大規模外交的意義。

簡而言之,現在拉夫羅夫這一言論,其實也能夠表明,在外交層面,俄羅斯已經逐漸對西方國家放棄了幻想,反倒是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亞非拉國家

雖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亞非拉國家并不如歐洲那樣發達,但不可置疑的是,現在世界的重心正在逐漸轉向亞洲,而非洲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主要的新興力量之一,拉丁美洲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俄羅斯選擇在這些地區擴展外交,加強聯系,往遠了看,其實也就是加強合作關系。一方面有利于俄羅斯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彌補在歐洲的外交空缺。但若是俄羅斯在今后真的大幅減少了與歐洲之間的外交聯系,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如今全球經濟都快速發展,并且越來越趨于多極化的時代,與亞非拉國家加強聯系固然重要,但歐洲同樣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俄羅斯在減少與它們聯系的同時,也等于是主動設下了與歐洲之間的交流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方釋放出準備轉移外交重心之后,美國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據《俄通社》報道,美國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唐弗里德在一場記者會上坦言,在俄烏沖突中,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經濟、軍事等援助,都是為了能夠在俄烏和談前,確保烏克蘭保持“最強有力”的立場。

唐弗里德這句話表面上十分強硬,聲稱要確保烏克蘭的立場,但無論這一立場再怎么“強硬”,按照唐弗里德的說辭,都是建立在俄烏和談之上的。

說白了,雖然美國表現得十分強硬,依舊在“力挺”烏克蘭,但其實,從現實情況來看,美國正在逐漸放軟姿態,為俄烏局勢尋找和談的空間,而此前俄羅斯方面也曾有過表示,稱俄羅斯沒有關閉談判的窗口。

總的來說,其實俄羅斯方面一直都保留著用和平手段解決矛盾、緩解沖突的態度,而那些西方國家卻步步緊逼,甚至是壓迫俄羅斯的外交空間,導致俄羅斯現在不得不開始考慮減少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外交聯系。

這對于俄烏局勢來說,和談的可能性將進一步減小。不過現在美國的態度已經開始有所變化,雖然一貫的“強硬”,但同時也亮明了想要俄烏雙方開始談判的立場。

雖然美國的話一般來說不太能信,但俄烏沖突延續的時間越久,對全球各國的負面影響就越大。

眼下,俄羅斯的部分動員即將結束,烏東地區將迎來一場新的交鋒,俄烏局勢也愈發緊張,美國再拖下去,最后或許還會引火燒身。總而言之,不論美國此番表態是否完全真實,也還是希望各方能夠保持些許理智,為局勢降溫,從而讓俄烏沖突能夠盡快以和平方式結束。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