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最新消息,愛沙尼亞議會以88:0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一項涉俄決議,宣布認定俄羅斯是“恐怖主義政權”,“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至此加上4月份就把俄羅斯認定為“恐怖主義政權”的立陶宛,8月份認定的拉脫維亞,波羅的海三國,已經全部達成了這一作死的“成就”。
其實從歷史上來講,波羅的海三國把俄羅斯認定為“恐怖主義政權”,沒什么好奇怪的。從蘇聯時代開始,這三個國家就是反俄的主力,這其中既有地緣政治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因素。
說得直白一點,波羅的海三國地處于傳統斯拉夫人的地盤,跟波蘭乃至更西邊的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的交界地帶,文化上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對俄羅斯歷來就有反意,偏偏俄羅斯曾經通過武力把它們都征服過,這就形成了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又恨又怕的心態。
俄烏戰爭一開打,靠近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受到的威脅又最大,因為它們曾經跟烏克蘭一樣,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現在俄羅斯拿下了烏克蘭東部,那么以后會不會把波羅的海三國,也控制住呢?
正是出于這種擔憂,波羅的海三國成為反俄的絕對先鋒,甘心做美國棋子,目的也是為了緊抱美國大腿,避免自己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問題是,波羅的海三國反俄就反俄,反得卻非常沒水平,將俄羅斯單方面認定為“恐怖主義政權”就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了。
現在由于俄烏戰爭,整個北約都在反俄,包括美國,法國、德國這些大國,同樣也在激烈反俄,波羅的海三國雖然態度上更極端一點,可畢竟是小國,在俄羅斯眼中存在感不強。
但凡是理智一點的政客,應該都能看明白,眼下俄烏戰爭的走向,還是俄羅斯掌握著主動權的,波羅的海三國作為小國,附庸性的反對一下俄羅斯,差不多就可以了,畢竟以后俄羅斯勝了,藏在一眾大國背后,也不會引起俄羅斯注意和報復。
偏偏波羅的海三國,生怕俄羅斯看不到自己似的,比誰都積極。積極就積極吧,好歹選個能傷害到俄羅斯的地方表現自己,多少也能算是為支持烏克蘭跟俄羅斯打下去,做了一點貢獻不是?
可事實上,波羅的海三國只能在把俄羅斯定義為“恐怖主義政權”這樣形式上的領域,表達一下自己積極反俄的態度。
坦白說,這事如果是美國做的,不管是對俄羅斯,還是對全球安全形勢,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一旦美國真的把俄羅斯確定為“恐怖主義政權”,那么很可能導致俄美之間直接斷交。
這就意味著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擁核國家,失去了溝通渠道,引發核大戰誤判的概念,急速飆升,這對俄美雙方,包括全世界都是很大的安全隱患。
然而在俄羅斯用“俄美關系破裂”警告,美國并沒有這么做,甚至拜登此前還公開說,不認為有必要把俄羅斯認定為一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美國沒敢做的事情,波羅的海三國接連全做做了,但他們做了此事,除了能夠惡心一下俄羅斯,讓俄羅斯把這三個小國記恨上之外,既無助于俄烏戰爭走向緩和,也無法給波羅的海三國自己帶來任何利益。
如果說這件事對立陶宛,拉脫維亞等三國還有一點點作用的話,那就是通過此舉,可以向美國表明波羅的海三國嚴格遵守美國指令,寧愿犧牲自己利益,也要為美國服務的“忠心”。
但這個“忠心”事實上完全沒有表的意義,眼下俄烏戰爭長期化的趨勢如此明顯,美國但凡是有點戰略思維,就會知道拉攏波羅的海三國,把整個東歐凝聚起來,一起對付俄羅斯的重要意義。
換句話說,就算波羅的海三國什么都不做,也完全能得到美國的“保護”,如果美國真的打算“保護”它們的話,但偏偏波羅的海三國不約而同的,先后通過了把俄羅斯認定為“恐怖主義政權”的決議。
這只能說明,現在波羅的海三國的政客們中間,沒有一個是稱職的,再要么就是已經完全被美國操縱和影響了,很難做出任何有利于本國的政治決策。
至于說俄羅斯方面的報復,實際上俄羅斯多看它們一眼,都算是上了被美國分散精力的當了。因此事情發生以后,俄羅斯也只會是不痛不癢的口頭罵了幾句,并不會太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