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日臨近,歐洲能源危機已經成了懸在各成員國頭上的一把利劍,連日來,法德兩國政府圍繞各自的能源政策針鋒相對,一道裂痕已經出現。
當地時間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定于法國愛麗舍宮舉行午餐會,意圖修復兩國之間受損的關系,盡管雙方均表示要加強法德合作,并團結一致應對共同的挑戰。不過,雙方的聲明對這次午餐會的表述非常不同,呈現出法德之間暗自較勁的心態。
德國方面的聲明是,按照一般的會談禮節走,馬克龍跟朔爾茨將共同出現在鏡頭前,但法方的聲明,卻給了朔爾茨一個下馬威,愛麗舍宮聲稱,雙方不會聯合舉辦發布會。
這就意味著馬克龍要公開冷落朔爾茨了,因為拒絕他國領導人召開聯合發布會的行為是非常失禮的,基本上等同于指責朔爾茨了。
而發布會鬧劇,只是法國和德國政治博弈的一種表現,截至目前,作為歐盟的雙引擎,馬克龍和朔爾茨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和聯系,更缺少信任。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近段時間以來的能源危機和防務問題,讓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產生了裂痕。
連日來,歐盟各國圍繞天然氣限價問題展開激烈交鋒,以法國、意大利為首的國家支持限價,但以德國、荷蘭為首的國家卻反對限價,雙方的矛盾難以化解,馬克龍甚至公開指責朔爾茨害人害己,直言德國孤立法國對整個歐洲都沒有好處。而朔爾茨則針鋒相對地表示,德國會跟整個歐盟的利益保持一致,雙方誰也不愿意讓步,還推遲了原定于明年1月舉辦的的部長級定期會議。
實際上不僅僅是天然氣限價,近幾個月以來,雙方的矛盾一直在加深。不久前,德國在沒有告知法國的情況下,單方面宣布了2000億歐元的能源計劃,補貼本國能源市場,德國單方面的舉動可能會導致歐盟內部的市場會亂,因此以法國為首的歐盟國家對此非常憤怒。
而西班牙提議的一條連接西班牙和中東歐地區、穿越比利牛斯山的天然氣管道也得到了德國的支持。原本這條線路已經規劃了很久,但由于環保組織反對以及花費高昂,一直推進不力。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從非洲輸送到南歐的天然氣管道重要性驟增,但法國擔心西班牙會成為繼德國之后歐盟的又一個能源樞紐,這樣一來法國就又一次落了單。既然又一次被德國 “孤立”,馬克龍的憤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這一次,馬克龍公開冷落朔爾茨也是這種情緒的延伸。法國和德國作為歐盟的領導者雖然不缺乏合作跟溝通,但時不時也會爭斗一番,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在能夠聯合對外的情況下,法國和德國可以暫時一條心,但是如果利益出現了重疊,那么兩國之間也時常會劍拔弩張,看起來,隨著能源危機的擴大以及冬日臨近,歐盟老大和老二之間的斗爭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