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報道,10月26日,美國官員宣布,華盛頓已收到莫斯科關于開始核演習的通知,出動的裝備包括發射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該媒體援引一名美國軍方官員的話說,這次被俄羅斯人稱為“核雷”的演習包括大規模使用戰略核力量,甚至發射實彈。
對此俄國防部發布消息,“俄羅斯雷霆-2022戰略核演習已正式通知美國,俄軍年度核演習已經開始,10月26日至10月29日期間,俄羅斯開水核力量三位一體的打擊演習”。
那么為什么俄軍進行核力量演習會向美國通報?其實中美俄等核大國之間,為了達到戰略平衡的狀態,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默契,此前中俄之間,簽訂了條約,彼此進行彈道導彈發射的時候,都要提前通報,美俄等國之間,同樣也有這樣的溝通機制,這也是防止彼此誤判,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
此次俄方軍演,既是向外部展示俄方軍具有強大的核戰能力,演習中,俄軍發射了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都是具有強大打擊能力的武器,也是為了應對烏克蘭可能使用“臟彈”的情況。10月25日俄代表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議上指控烏克蘭計劃使用“臟彈”,并致函古特雷斯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防止更嚴重的事件發生,北約則警告俄羅斯不要以此為借口致使戰爭升級。
當天,普京觀看了此次演習,俄防長表示,在普京的指揮下,三軍進行了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發射,完成了所有核演習規定的任務,所有目標均被擊中,并演練了如何應對“敵方”核打擊,26日俄軍在演習中演練了應對大規模打擊的演習,俄軍還亮出了”大殺器“,其中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發射了一枚“亞爾斯”導彈,北方艦隊的“圖拉”號核潛艇發射了一枚“深藍”彈道導彈。
“亞爾斯”導彈,其射程不僅可達1.1萬公里,是僅次于俄軍的鎮國之寶“薩爾馬特”的導彈,能夠攜帶10枚分導核彈頭,具有強大的突防能力,此外還出動了兩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很明顯,俄方此番亮劍,就是在向美歐、烏克蘭釋放強烈的威懾信號,并對外宣告——俄羅斯不是好惹的,若繼續挑戰俄方底線,就必須得做好承擔“苦果”的準備。
美方相關機構猜測,目前俄空軍約有500件戰術核武器,許多戰術核導彈可由圖-22M3與蘇-34攜帶,同時俄軍陸軍擁有約100件戰術核武器,主要由伊斯坎德爾導彈運載。該導彈射程50-480公里,戰斗部一般搭載的是常規彈頭,在特殊情況下,可搭載戰術核彈頭。
俄軍演習是否意味著核戰風險激增?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的核演習與美國北約的核演習幾乎時間重疊。就是十天前,10月17日,北約開始代號為“堅定正午”的核威懾演習,時間持續兩個星期,到10月底才結束,60架核戰術飛機掛載小當量核彈執行核演習任務。
除了已經部署在歐洲的北約各國的戰機演練核攻擊的程序外,美國還第一次從本土派來了B-52戰略轟炸機參加這項演習。本來是北約一場正常的年度演習,被美國北約刻意地起了核威懾演習的名稱,針對性特別明顯,因此俄方此時舉行核演習也就不難理解,不僅可以反制美國北約的核威懾演習,又再次展示自己的核能力,遏制美國北約可能的冒險動作。
更重要的是,這次俄方是以年度演習的名義舉行的,而且還提前通報。今年2月19日,就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不到一周時,俄方舉行了戰略威懾力量演習,而且當時普京是拎著核密碼箱親自到戰略指揮所坐鎮指揮,在上次舉行戰略演習之后,俄羅斯發起了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那么演習之后,俄軍會有怎樣的動作,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