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裂痕持續擴大,馬克龍再次“炮轟”美國,朔爾茨將訪華找出路

導讀據央視財經報道,法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期間對美再度發出指責,馬克龍指出,作為能源生產國美國能源價格遠低于歐洲等其他地區,但不論是美...

據央視財經報道,法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期間對美再度發出指責,馬克龍指出,作為能源生產國美國能源價格遠低于歐洲等其他地區,但不論是美以3-4倍價格向歐出口天然氣還是向相關產業進行高達80%的政府補貼,對歐洲來說都是一種嚴重的雙重標準。

馬克龍這一發言發生在10月21日的歐盟峰會新聞發布會上,半月前的10月6日,馬克龍同樣批評美國稱,高價能源價格同美歐間的跨大西洋友誼不符,美方應停止這樣的做法。除馬克龍外,不論是德總理朔爾茨還是德經濟部長哈貝克,也均發聲表達了對美趁歐洲危機進行高價能源漁利的不滿,這樣的情形在10月以前可謂罕見。促成德法態度轉變的因素中,北溪管道被炸是關鍵原因,目前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主要調查國瑞典以高度敏感為由拒絕透露事件調查信息,北溪管線被炸事件的罪魁禍首沒有歐洲國家敢于指認。

而一個基本事實是清楚的,實施國既然能以國家恐怖主義行徑炸斷北溪管道這一歐洲獲取天然氣的核心路徑,便同樣能毀壞歐洲的其他能源基建和關鍵基建。這一基本事實,狠狠給了德法在內歐洲各國當頭一棒。

北溪管道被炸元兇尚未公布,美國對歐能源、經濟收割動作已經啟動,美歐裂痕持續擴大、矛盾持續升級。一方面,歐洲因新冠疫情、供應鏈危機、金融危機持續陷入高通脹,能源價格高企則持續擊落大部分歐洲中小企業乃至大企業的生產防線。另一方面,美國以通脹削減法案進行幅度極大的政府補貼,進一步為吸納歐洲工業赴美流動創造條件。困局之中,德法對美國不道義的做法均罕見做出強硬表態,法國總統馬克龍兩度公開抨擊美“趁歐洲地緣危機賺取高額利潤”,德國總理朔爾茨則證實,其將在11月率企業界代表團對華展開訪問。

美國圖窮匕見情況下,歐盟“兩架馬車”的德法正身處歐洲變局之中,擺在德法兩國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要么擺脫美國影響尋求歐洲多邊發展之路,要么面臨工業日益衰敗從全球一流國家行列滑落的境況。

以法國為例,海外網10月25日報道,法媒披露,法國超市缺貨率迅速抬升,很難說未來幾周時間還會有多少種商品從貨架上消失,由于過高的生產成本,部分法國農民飼養家禽入不敷出,已決定不再進行飼養。部分法國中小企業重新洽談能源供應后,能源成本要高出3-4倍,這直接導致大范圍的中小企業退出市場。法國當下的商品缺貨率已由此前的2%提升五、六倍至10%-12%,這一數據遠高于新冠疫情嚴重時期。

能源作為社會經濟運行的基礎,能源價格以300%至400%的漲幅暴漲,帶來的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大幅紊亂,如現代工業化蔬菜大棚培育中,能源價格上漲會同步帶來肥料價格上漲、用水、用電、包裝、建材、運輸系列環節成本的同步上漲,由此傳遞到蔬菜價格上,蔬菜成本價漲幅恐怕不止3-4倍,終端市場價格更會進一步抬升,這會直接導致大部分不直接對接市場的農民及個體經營者退出市場,市場供給的減少將進一步推高蔬菜價格。而類似的情況不止發生在蔬菜市場,而是發生在各細分市場上。承擔如此惡劣經濟前景情況下,德法兩國總統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德法兩國如再不能對美霸權做出有效回應,兩國的經濟未來,將是一片昏暗茫然。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