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拉斯上臺還不到50天,就因自己一系列無助于改善英國困局的政策而飽受質疑,并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不信任和指責,眼下呼吁特拉斯下臺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外媒爆料其盟友正“密謀逼宮”。
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英國剛上任的財政大臣亨特在參加節目時,毫不留情地對特拉斯和其盟友前財政大臣克沃滕進行了批評,稱兩人犯了錯誤,這二人在此前提出的“新經濟計劃”,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修改。
亨特表示,盡管這一抉擇很艱難,但這符合人們“穩定”的希望。
此外在亨特發表對特拉斯的批評后,以布倫特為首的三名保守黨議員帶領近百名議員,向保守黨指導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提交信函,要求對特拉斯進行罷免投票,并聲稱首相應該在此時主動辭職。
值得一提的是,布倫特是第一名公然要求首相辭職的保守黨議員,而且在批評特拉斯政府的同時,其還表示希望特拉斯的競爭對手蘇納克,能夠與亨特和莫當特成為保守黨新的領導層。
顯而易見,眼下因為自己一塌糊涂的政績,特拉斯正面臨著嚴重的信任危機,不僅有競爭對手在對其進行譴責,就連同屬保守黨的同僚也對其頗有微詞,試圖另選其他人擔任首相,這使得特拉斯下臺的日子再一次臨近了。
結合事實而言,亨特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批評特拉斯,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特拉斯在執政上的表現與給出的承諾比起來確實不盡人意,然而其卻依舊視若無睹,或者說是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這一表現對英國而言可謂是一個隱患。
另一方面就是自特拉斯上任后,其就一直致力于提拔那些支持自己的盟友,而那些站在競爭對手一邊的官員,即便是有能力卻依然不怎么受到重視,克沃滕和亨特都是很好的例子。
克沃滕作為特拉斯的忠實盟友,自然會受到重視,也因此得到了財政大臣的職位,至于亨特,盡管其被眾多保守黨成員一致認為是“可靠的人”,但由于曾支持過蘇納克,亨特在特拉斯政府并沒受到什么提拔,可以說若不是當前英國的情況緊急,其也不會成為財政大臣。
雖然說優先提拔盟友是人之常情,不過特拉斯做得太過火了,而且事實也證明了其和自己的盟友根本沒辦法讓英國脫離困境。
要知道盡管身居要職的全部是特拉斯的盟友,其提出的一些政策受到阻撓的可能性就會變小,但這同時也使得特拉斯提出的一些無助于英國利益的政策,會很容易得到通過,這會引起其他政客的抨擊和不滿。
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所謂的“迷你預算案”就是特拉斯和克沃滕兩人一起提出來的,并且按照當下英國的現狀來看,這一政策以及減稅等經濟政策都讓英國陷入到更深的危機中,特拉斯政府也因此遭到指責,特拉斯本人更是面臨被替代的風險。
總而言之特拉斯將競爭對手的支持者,排除在政壇重要職位之外的行動,可以說是已經將這些官員徹底得罪了,再加上自己的無能,使得英國的經濟情況變得越發不穩定,一時之間也就引起了眾怒。
即便特拉斯在上臺伊始其曾試圖模仿撒切爾,還許下了諸多盡快解決問題、給予民眾好處的承諾以獲得支持,但實際上其政策全然沒有什么正面作用,還起到了反面效果。
所以說一旦特拉斯最后真的要接受不信任投票被迫下臺,甚至直接在諸多壓力下主動辭職,能夠對其提供幫助的人也寥寥無幾。
另外,據一名保守黨議員透露,當前英國工黨的支持率已經高達52%,遠超保守黨的22%,這意味著,就算特拉斯能挺過壓力阻止自己被替代,工黨也依然是其以及整個保守黨的勁敵。
因此,亨特在批評特拉斯后轉而為其說了一句公道話:要評價特拉斯不是只看現在的幾十天,而是之后的18個月,盡管特拉斯是否還有18個月的時間還是個問題。
同樣被寄予厚望的莫當特,也表示眼下英國需要的是穩定,其呼吁特拉斯與自己和亨特通過合作來解決現有的問題。
事實上不管特拉斯做得究竟如何,但其如果在這個時候下臺英國必然會產生動蕩,畢竟幾個月內兩位首相接連下臺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英國正走向不可挽回的衰弱,此外特拉斯下臺的話,下屆議會選舉工黨也極有可能代替保守黨成為執政黨,這是保守黨人不想看到的。
所以即便特拉斯做得很糟糕,亨特和莫當特依然為其說好話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如果特拉斯仍然我行我素,不能改善英國的困境,那么其最后的結局也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