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英國新首相特拉斯上臺后,就推出了一系列的經濟減稅等政策。特拉斯的本意是扭轉英國的經濟頹勢,刺激經濟增長,但沒成想事與愿違,在她的領導下,英國經濟不僅沒有絲毫好轉,英鎊反而還斷崖式下跌。
顯然特拉斯也沒想到,自己的政策捅了這么大的一個婁子,畢竟前段時間她還堅稱,雖然英鎊貶值了,但是自己的政策是正確的。不過,事實就擺在那兒,新政確實出了問題,在各方的壓力之下,特拉斯的解決方法是:解雇財政大臣克沃滕,并緊急調轉了新政的方向。
但事情還沒完,不少英國政客顯然對這一結果不滿,說白了,克沃滕不過是一個“替罪羔羊”,真正導致英國經濟雪上加霜的還是特拉斯的新政,因此現在英國國內已經出現了不少要求特拉斯下臺的聲音。
據英國《衛報》報道,作為保守黨黨魁的特拉斯,現在也成為了保守黨內部的討論中心,并且現在的主流觀點就是,要求特拉斯在幾天之內下臺,以“拯救”該黨。此前,在競選中與特拉斯進行最后角逐的蘇納克,也是在近日與數十名內閣大臣等政要商討如何罷免特拉斯。
據《觀察者網》報道,保守黨議員布倫特首先站出來要求特拉斯立刻辭職,隨后,又有好幾名議員也紛紛發聲,在他們看來,蘇納克以及此前的財政大臣等人,才是組成英國領導層的關鍵,而非特拉斯。
眼看著保守黨正在醞釀“逼宮”,關鍵時刻,拜登又來落井下石,補了一刀。據英媒《金融時報》報道,拜登在近日接受采訪時直言,特拉斯所推出的新政是個嚴重的錯誤,拜登還強調,他絕不是唯一這么認為的人。
事實也確實如此,據英國iNEWS網站援引英國議員消息稱,現在已經有約100名議員致函保守黨指導委員會主席布雷迪,要求特拉斯下臺,在這種情況下,布雷迪極有可能會對特拉斯進行不信任投票,并建議她辭職。
由此也就不難看出,現在特拉斯的執政生涯已經是岌岌可危了,或許還將打破先例,成為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英國首相。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雖然特拉斯的新政確實讓英國的經濟局勢越來越緊張,但透過特拉斯看英國現在的經濟局勢,就會發現,特拉斯的新政或許只是在英國走下坡路時,從背后推了一把。
說白了,特拉斯的新政固然有問題,但英國本身就早已經積重難返了。脫歐的影響延續至今,英國內部的分裂問題也愈發嚴重,王室的交接也對英國的國際影響力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些問題都讓英國從政治到經濟,都變得千瘡百孔。
當局勢尚且穩定時,首相執政的優劣也不會顯得十分明顯,但關鍵就在于現在的英國早就不是從前那個“日不落帝國”了,因此,若是不能解決英國目前的困境,甚至放任局勢的惡化,那特拉斯執政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最后迎接她的,就只有提前下臺。
不過,英國現在的問題絕不是換個首相就能解決的,即便到時候特拉斯真的迫于壓力“辭職”,呼聲最高的蘇納克上臺,面臨的壓力依然也不小。
且不論脫歐給英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就政治層面,一方面給英國埋下了北愛爾蘭分裂的隱患,另一方面也讓英國和歐盟之間的關系惡化。
此外,英國在資源方面也比較依賴外來進口,而與美國之間的自貿協定已經擱置,與印度之間的合作談判也陷入了瓶頸。
這僅僅只是內部問題,縱觀整個國際局勢,俄烏沖突的影響持續不斷,而作為“反俄急先鋒”,英國自然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別說經濟回暖了,英國能不能保障自身的穩定,不在短時間內四分五裂,或許都是一個問題。
總而言之,現在英國在特拉斯的領導下,幾乎是在下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英國政客們現在想出的解決方案也只是更換首相,這其實與特拉斯解雇英國前財政大臣的做法也相差無幾,或許這就是英國政治的特色。
不過雖然現在英國局勢緊張,但其實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即便可能會在歐洲范圍內引起不小的動蕩,但基于目前英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下滑這一事實,英國自身的問題其實并不會對全球局勢造成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