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亂了,反對黨領導14萬人上街抗議,西方向伊朗“求救”遭拒絕

導讀近日,因歐佩克拒絕美國有損自身利益的施壓要求,做出了減產決定,導致國際能源價格再次上漲,直接迫使歐洲的能源危機也越發嚴重了,在這樣...

近日,因歐佩克拒絕美國有損自身利益的施壓要求,做出了減產決定,導致國際能源價格再次上漲,直接迫使歐洲的能源危機也越發嚴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先亂了,飽受通脹和能源危機困擾的民眾,在反對黨的領導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抗議活動。

據海外網報道,日前法國左翼政黨“不屈法國”在巴黎發起一場示威抗議活動,稱有14萬人參與到了此次活動中,其中包括政黨領導人梅朗雄和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爾諾。

在活動中梅朗雄就通脹問題批評了法國政府的能力,稱其讓國家陷入了混亂,此外其還呼吁民眾在18日進行大罷工,目前已有多個運輸和公共部門的工會表示會響應此次號召。

此前法國煉油廠員工已舉行過一次持續數星期的罷工活動,并引發了五分之一的加油站出現供應不足的問題,而且雖然政府已經施壓要求工人返工,但仍有一些工會堅持罷工。

顯而易見,煉油廠的罷工使得法國的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劇了,這正是促使這次抗議活動發生的影響因素之一,至于煉油廠舉行罷工的原因,無非是嚴重的通脹引起的物價飆升,工人們想要用這種方式要求加薪。

所以說,法國現在陷入混亂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通脹和能源危機,并且這兩個問題在不斷發酵下正在引發出更多的問題。

正因如此,眼下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已經成了法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否則若不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就比如頻繁且長期的罷工,通過煉油工人罷工這一先例可以知道,罷工帶來的影響將會使兩個根本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因此為了緩解能源危機,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向伊朗“求救”了,其要求伊朗向自己提供石油和天然氣,不過得到的卻是伊方拒絕的答復,以及西方先解除對伊制裁的要求。

西方國家此舉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自身問題還無從下手,現在又多了一個來自伊朗的燙手山芋。

且不說現在法國政府會不會答應伊朗的要求以尋求能源上的幫助,就算其真的答應了,那么由通脹引發的交通運輸罷工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要知道這方面的罷工可是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大罷工會讓法國慘淡的經濟雪上加霜并加劇通脹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運輸方面的罷工還會影響到法國進口能源的行動,此外這一行為將加重法國的混亂程度。

顯而易見如果法國對梅朗雄號召的大罷工置之不理,那么物價和油價將會再度有所提升,并且危機還難以得到緩解,民眾的不滿將會更甚,那么這樣一來,又極有可能出現更多抗議活動,讓法國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

所以眼下法國真正亟待解決的,其實是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大罷工,只有在處理好這一事件之后,其才能著手去解決另外兩個最根本的問題,否則在多個問題交織之下,法國只會越來越亂。

不過無論如何,法國這一亂象也算是給歐洲各國敲響了警鐘,畢竟同樣的壓力可不僅僅只存在于法國,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在面臨通脹和能源危機,尤其是那些援助烏克蘭和加入對俄制裁的。

至于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俄烏沖突以及歐洲各國深受美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這兩個方面。

要知道,俄烏沖突的本質就是美國出于維護霸權的目的,從而用北約挑起俄烏矛盾的“代理人戰爭”,這本是和歐洲各國利益沒有多大關系的事情。

而正是由于各國在意識形態影響下以維護美國霸權為重,才會在俄烏沖突中跟隨美國援助烏克蘭,打壓俄羅斯,做出違背自身利益的選擇,畢竟若從自身利益考量,歐洲各國本不必要去蹚這趟渾水,從而延長沖突時間和規模,讓通脹和能源危機的影響持續不斷。

總而言之,在俄烏沖突結束之前,法國亂局必然不會是個例,畢竟仍然有大部分歐洲國家還在堅持援助烏克蘭,甚至歐盟成員國外長又在商討包括訓練烏軍的進一步援烏計劃,而不對自己國內民眾的不滿采取有效措施。

不過各國需要明白的是,現在世界正在逐漸多極化,霸權時代的結束是必然,所以與其繼續為了繼續維護日漸式微的美式霸權,倒不如多考慮考慮做一些對自身有利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