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協的行動,比預想的來得要更快一些。
在中國男籃確認晉級2023年世界杯的第二天,中國籃協不再遮遮掩掩,官方宣布杜鋒不再擔任中國男籃主教練一職,同時聘請塞爾維亞籍名帥亞歷山大·喬爾杰維奇接任。 一夜之間,中國男籃的杜鋒時代第二次畫上句號。
巧合的是,上一次杜鋒離任的時間點同樣是在世界杯前夕。彼時身為中國男籃藍隊主教練的他,在“雙國家隊”的競爭中輸給了李楠,而僅僅一年之后,杜鋒就從后者手中接過了如同燙手山芋般的中國男籃帥位。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不少媒體選擇用類似的文字去形容或描述杜鋒當時的選擇,畢竟擺在他面前的幾乎不可能的奧運會落選賽任務,“我沒有考慮到這個鍋有多大。”那時候的杜鋒風頭無兩,率領廣東男籃拿到了隊史的第九座CBA冠軍獎杯,同時自己也捧起了象征最佳主帥的“錢澄海杯”,被外界視為中國男籃新任主帥的不二人選。他沒有推辭,選擇了迎難而上。”中國男籃現在是最困難的時候。作為一名籃球人也好,作為一名黨員來說,國家需要、組織需要,對我來說就義無反顧地去支持,去奉獻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力量。”
奇跡最終沒有發生,在奧運會落選賽先后輸給加拿大和希臘之后,中國男籃不得不接受自1984年以來,首次無緣奧運會的現實,但相較于此,或許連杜鋒自己都沒有想到,他自己和中國男籃的處境會顯得如此如履薄冰。
根據統計,杜鋒在這三年國家隊執教生涯的戰績為15勝6負,勝率為71.4%。在這六場敗仗中,奧運會落選賽不敵加拿大和希臘,世預賽兩負澳大利亞,本身就在外界的意料之中,況且球隊在部分時間段還是打出了讓人滿意的表現。唯二讓人落人話柄的敗仗,即是亞洲杯小組賽輸給韓國以及淘汰賽不敵黎巴嫩的比賽,尤其是后一場失利引發了如同海嘯般的差評。
誠然,彼時的中國男籃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全隊幾無健康之人,但在“亞洲杯八強”的成績面前,一切的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競技體育的殘酷,此刻盡顯無疑。在杜鋒的設想中,如果中國男籃可以保持全員健康,球隊完全有能力去沖擊亞洲冠軍,但幸運女神卻從未青睞于他和這支球隊,執教中國男籃這三年期間,受困于傷病和疫情的影響,杜鋒麾下從來沒有過一支人員齊整的國家隊,也鮮有海外拉練的機會,甚至都從未有過主場作戰的經歷,不得不讓人感嘆造化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任何一個教練,能夠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只要經歷了,只要自己努力了,這就夠了,別讓自己留下遺憾。”
作為球隊的第一責任人,在部分場次的人員選擇、比賽策略等方面,杜鋒或許的確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這并不能抹殺他這三年為這支球隊,為中國籃球的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我想說的是你帶著大家一起扛過來了,請好好的休息一下,辛苦了。”在杜鋒離任的第一時間,中國男籃隊長王哲林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了《疫情三年,杜鋒三年》的文章。杜鋒執教的三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最為特殊的一任主帥,也是最為辛苦的一位教練,這種辛苦不僅在于身體力行,更是心理和精神層面的熬人,用他相熟之人的描述即是“過去三年,杜鋒幾乎沒有假期,很多時候要需要靠著藥物才能入睡。”
杜鋒的執教時長最終定格在1111天,在戰勝巴林的賽后發布會上,他念出了一份長長的致謝名單,其中包括他自2019年執教國家隊以來一同共事領隊、助理教練、體能師和后前保障人員等,有心疼他的球迷感慨道:“杜鋒感謝了很多人,卻唯獨沒有感謝自己。”雖然故事的結局不夠那么美好,但杜鋒至少還是率隊完成了晉級世界杯的任務,盡心盡職地站好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崗,“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知道的人始終會知道的。”
卸任中國男籃主帥之后,杜鋒將全身心地投入到廣東男籃主教練的工作中,對于這支正處于新老交替的衛冕冠軍而言,他們也的確需要一個精力更為充沛的杜鋒去幫助球隊度過這段陣痛期,而這也將是他執教生涯的又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