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11月16日,國內多家媒體刊發了媒體人揭秘“前國足主帥”背后的檢舉者的文章。閱畢報道,感覺渾身上下長滿了雞皮疙瘩:此事甚大!
簡單說,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有兩個。一是“前國足主帥”在大連被調查“已經成為一個板上釘釘的事情”;二是事情的起因,是“前國足主帥”與武漢卓爾俱樂部之間因為“所謂的3000萬薪水問題”,某協有人出面幫“前國足主帥”討薪成功,“這件事讓雙方間撕開了臉皮”。文章還提到包括蒿俊閔在內的、與“與前國足主帥”有關系的6名球員被武漢卓爾俱樂部開除等事情,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之所以起雞皮疙瘩,就是撕破臉的原因。這事想想就后怕:3000萬的薪水,俱樂部不認可導致雙方產生糾紛甚至爭吵。但由于某人一介入,討薪成功了。而俱樂部可能是事后想想咱不能吃這個啞巴虧,一怒之下檢舉。于是,天窗被捅破了。
這事有幾個疑問:3000萬的薪水指的是什么?俱樂部為什么不認可?雙方之間先前到底有過什么樣的協議或者承諾?某人為什么要介入、并且一介入討薪就成功了?難道僅僅是此前曾有報道說的為了國足能夠打好12強賽?
再進一步聯想,今年4月份的時候,曾有媒體報道足協取消了3家中超俱樂部引援禁令的時候,認為是3家俱樂部“拿出了俱樂部的(欠薪)解決方案”。而知名媒體人李璇對此當即表示不認同,她認為解決方案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同時質疑如此輕易解除禁令是否合理合法,并有違反協會章程、干涉紀律委員會工作的嫌疑。
上述幾個疑問一串聯,最終歸結到一點就是:某協、或者某人,似乎或多或少介入了“前國足主帥事件”。最理想的結果,人家純粹是出于好心。雖然有違程序,但其中并無太嚴重的違規之處;挺多算是好心辦了壞事,可以高枕無憂,而不是徐亮說的“睡不好覺”。但事實如果并非如此,則有可能讓人想一想就頭皮發麻。畢竟,這不是300,也不是3000,而是3000萬!
最近幾天,有消息稱,前海港主帥佩雷拉下賽季不再執教巴甲科林蒂安了。于是,肖姓知名記者就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會不會成為國足新帥呢?一些熱心的球迷進而發揮:會不會重新執教海港?
現在回過頭一看,俺不禁捏須一笑:玩笑開大了。
如果某協的某人跟著“有事”,中超近幾年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19賽季末某超級外援“壓哨續約”、20賽季初“3外援壓哨入境”、某大牌外援的引援調節費直到現在還未交(已經3年多了)、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多名前恒大球員本賽季加盟某中超俱樂部、限薪限支之下,某中超俱樂部還能大手筆接連引進新援等等,或許會成為新的“呈堂證供”。此猜想若成立,佩雷拉還敢重返中超嗎?
至于國足換帥,還有人相信12強賽時成立的那個“工作小組”只是吃素的嗎?說不定,幾天前傳說月底召開的國字號球隊工作會議,有些重要人物或將缺席。說白了,足協或有大事發生。甚至,整個中國足壇有可能發生一場震級不小的“地震”。
俺們吃瓜者,不妨搬好小馬扎、備足礦泉水,準備看熱鬧先。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片主要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