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山市委關于堅持制造業當家 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真情關心高效服務企業的意見》,強調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無私高效真情關心企業發展。中山再次把企業家請到“C位”,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表態:“服務企業,我們不搞虛的”。
去年以來,市委書記郭文海多次主持召開全市企業家座談會,并深入重點企業調研開展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實際困難;不久前,中山市隆重舉辦首屆企業家日啟動儀式,以一座城市的名義向企業家致敬,將陣陣暖意送進企業家的心田。
這次全會再次強調,中山將堅定不移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活力,為企業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打造讓企業家安心發展的法治環境,加強新時代企業家培育和隊伍建設。會議精神在中山企業家群體引發強烈反響。
明陽電氣總裁郭獻清:
優質服務點燃拼勁 沖刺“百億”目標
廣東明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獻清。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是一次聚焦中山高質量發展、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奮進新征程,奮力推動全市新一輪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的大會。會議將服務企業放在了重要位置。
廣東明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陽電氣”),是一家產值規模達幾十億元的中山本土企業。這一年多來,我的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是今年中山首次設立“中山企業家日”,讓我更加真切體會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家群體的高度重視、充分尊重和全力支持,也進一步燃起了中山企業家的拼勁,堅定了企業扎根中山做大做強的信心。
“服務企業,我們不搞虛的。”這是中山市委、市政府今年向企業發出的清晰信號。過去一年,企業也真真切切收獲了政府實實在在的服務。目前,中山已建立常態化聯絡企業機制,實現了各級領導干部掛點聯系規上企業全覆蓋,讓企業發展遇到困難問題時能夠無縫對接、最便捷聯系到干部。干部解決不了的,市里面統籌研究解決。全面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到”。這種服務機制和態度,是挺起中山制造業“脊梁”的必要因素。
近3年來,明陽電氣在園區用地、資金扶持、人才政策等方面,均得到了各級政府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順利實現了經營業績“三連增”。
未來,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高效服務下,明陽電氣有信心扛起制造業骨干企業的擔當責任,沖刺打造“百億級企業”的目標,為中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吉聯光電總經理王奔:
企業家參與政策制定 讓“鞋子更適合腳”
中山吉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奔。
中山吉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精密光學薄膜實驗室中孵化出來的初創型科技企業,企業創立即將滿一周年,正處于一個快速成長期。
中山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無私高效真情關心企業發展,對于我們未來的發展來說,這無疑是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產業領域的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于政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會議提出要“推動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制定與企業有關的政策,特別是產業扶持類政策,事先征求企業家意見,提高企業家在政策制定中的參與度,讓企業家在政策制定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就能夠制定出更適合企業發展的政策,讓“鞋子更適合腳”,讓企業在享受政策的過程中更有獲得感。
華電照明執行總經理粟世榮:
政策暖心 企業發展更有決心和信心
廣東華電照明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粟世榮。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政企同心、同向發力。這一點讓我深有感觸。
今年,廣東華電照明有限公司(下稱“華電照明”)在中山市南區街道的支持下,僅用時30分鐘即實現項目“拿地即動工”,在這個過程中,南區街道經濟發展和科技統計局等多個部門為我們提供了全天候、全鏈條服務,讓我們感覺很暖心。
今年,中山設立“企業家日”,這是專屬于企業家的節日,說明中山把企業家和企業發展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政策更加暖心了,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扎根中山、與中山共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今年,中山被賦予了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大使命,華電照明也在今年成功落戶中山市南區街道北溪數字經濟產業園,我們相信,公司未來一定能夠乘著中山市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以及南區街道打造“科創新城”的東風順勢而上,在發展中更上一層樓,為中山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未名海濟總經理王婉靈:
政企攜手建平臺 抱團發展信心足
雖承疫情之壓,中山未名海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業績仍能實現20%至30%的增長。公司專注生長激素賽道,產值已連續5年跑出“加速度”,這離不開當地政府的高效服務。新品上市的關鍵時期,公司利用火炬開發區成功搭建的藥品器械企業交流平臺,與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醫療器械檢測所、廣東省藥檢所等審評認證相關機構暢通聯系,順利搶占市場先機。
企業有訴求時,火炬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能做到24小時在線,根據實際情況一小時內可達現場協調問題,這樣的服務讓我們倍感暖心。
此次全會提出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是目前我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山健康基地常態化舉辦早餐會、企業家沙龍等,為園區上下游企業牽線搭橋。借助這些平臺,企業能夠共享采購需求、產品貨源,互相抱團取暖。下一步,我們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深化與中山上下游企業和火炬開發區醫院的采購合作,讓企業的產品在本土市場也能“走俏”。
松偉照明董事長謝偉:
政府越來越重視企業需求并做出行動
中山市松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偉。
在中山政府服務企業這個事情上,我想講兩個具體的點。
第一,今年3月份的時候,在古鎮鎮的政企早餐會上,作為中山市松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松偉照明”)的負責人,我提出了一個關于人才房的問題,希望古鎮可以調整人才房的適用范圍與指標,應該從行業實際和特點出發,更好地服務于新引進人才。上個月,我們了解到,這項工作已經落實了很長時間。明年3月,我們10多名新員工都可以享受到人才房的福利了。這非常有助于企業解決“人才荒”問題,我們感到非常開心。
這樣的辦事速度,讓我感受到,政府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企業需求,另一方面越來越愿意為了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做出實際行動,同時也越來越靈活,思路更加開闊。
第二,政府在解決企業人才子女入學方面很用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解決了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我認為這對企業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幫助,因為企業良性發展,不僅需要完善的產業鏈,也需要滿足人才戰略競爭的核心要素。我們的品牌運作、營銷系統、戰略規劃、財務管理、信息化管理,沒有高層次人才,是無法驅動的。
因此,我認為,政府在這兩個方面給予企業的支持,是最接地氣的服務舉措,也是腳踏實地服務企業的最好體現。
中山健康基地集團總經理萬鶴群:
用最貼心的服務 換來企業最順心的發展
中山健康基地集團總經理萬鶴群。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山市委關于堅持制造業當家 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真情關心高效服務企業的意見》,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尊重企業家、呵護企業家、激勵企業家,用一流營商環境潤澤一流創業沃土,用最貼心的服務換來企業最順心的發展。
今年開年以來,在疫情反復的背景下,為企業解決市場需求不穩定、運營成本高、融資難等問題,顯得更為迫切。針對園區企業當下面臨的問題,中山健康基地接連舉辦了生物制藥企業、醫療器械、食品和化妝品以及先進制造業等5場“企業家早餐會”。
針對企業反映的增資擴產、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融資等方面的共性問題和訴求,中山健康基地爭取“用一把鑰匙解決一類問題”。通過積極宣講市、區政策,引導企業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及增資擴產,同時,在上下游產業鏈上大力推動企業合作,并依托集群內服務平臺、營銷渠道、投資基金、申報認證等資源,形成產業鏈上中下游互補的產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生態。
未來,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中山健康基地將繼續做好“企業家早餐會”品牌,同時鼓勵園區企業通過引進股權投資或實施并購重組不斷發展壯大,助力產業創新集聚發展。
中山寶利金董事長陶偉元:
政府重企愛企的決心 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
中山市寶利金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偉元。
中山市寶利金電子有限公司(下稱“中山寶利金”)是生產物聯網智能產品及其電源適配器的國家高新科技企業,已在中山發展21年了,是8個世界500強企業和眾多上市公司的核心供應商。近年來,寶利金業務飛速發展,目前,公司已啟動股份制改造,為上市做準備。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向中山企業表明了重企、愛企的決心,進一步提振了中山企業家的發展信心。
今年以來,寶利金切身感受到中山對企業和制造業的重視,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今年,寶利金啟動增資擴產項目,計劃在翠亨新區(南朗街道)建設新廠房。在這過程中,政府部門主動上門對接,服務前移,為企業破解了項目落地的難點,這也讓我衷心感受到了中山干部作風的大轉變。
寶利金將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扎根中山發展,力爭在中山制造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
綠金灣產業園董事總經理廖瑞斌:
讓企業家參與制定的政策更“接地氣”
綠金灣產業園董事總經理廖瑞斌。
中山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召開,我認為,中山已經把服務企業的“靈魂”點了出來,那就是先從思想和制度上形成轉變。如果可以實現這個目標,我認為這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下來,中山將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范圍內迎來一輪全新的突破性發展。
我對本次市委全會提出的“推動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深有體悟。
我們綠金灣高端環保產業園目前正在建設環保共性產業園,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對此非常重視。他們在制定園區相關規劃時,也把我聘請為評審專家之一,讓我在環保共性產業園的整個規劃和探索階段都有參與。這種讓企業家參與政策制定的方式,使得政策對各企業和行業發展經驗的包容性更強,更加“接地氣”,更具有可行性。這一點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策劃】龔晶
【統籌】南方日報記者 羅麗娟
【采寫】何偉楠 雷海泉 楊慧榮 廖瀚 苑世敏 陳少宏 王浩宇
【作者】 何偉楠;雷海泉;楊慧榮;廖瀚;苑世敏;陳少宏;王浩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