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艷)11月7日迎立冬,卻有點熱。如果還是穿著“風衣+長褲+針織衫”秋季老三套出門,可能還會出汗。為啥今年立冬這么暖?還有小伙伴覺得,相較往年,今年秋天似乎存在感挺強,難道秋天變長了?來聽聽氣象專家怎么說。
“小陽春”不算異常,南京11月最熱曾達29.2℃
“今天好熱呀,衣服穿厚了!”“這個立冬有點暖,薄衣服又要翻出來了”……昨天中午前后,戶外陽光直射,有些怕熱的小伙伴甚至把長袖卷了起來,著裝一秒回初夏。當天,全省最高氣溫出現在溧陽和宜興,都是23.9℃。
邁入立冬節氣,這應該是冷空氣逐步活躍的月份,為什么這么暖?“主要是冷空氣影響范圍偏北、實力偏弱,再加上天空條件好,光照強,導致升溫迅速。”南京市氣象臺預報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樣的暖溫雖然不常見,但是往年11月份蘇南地區也曾出現過“小陽春”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在南方地區,從立冬至小雪期間,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說。
根據氣象部門監測來看,近期的回溫趨勢不算異常。據悉,2004年南京的立冬節氣的氣溫也很高,達到了27.4℃。從整個11月來看,有氣象記錄以來,南京11月氣溫歷史極高值為29.2 ℃,出現在2020年11月18日。
秋天存在感變強?與近期氣溫偏暖有關
南京人喜歡調侃:“南京沒有秋天”,但今年“三天暖四天寒”的氣溫,加上緩慢變色的植物,總給大家一種錯覺:今年秋天的天數似乎變長了。真的是這樣嗎?
近期,藍天暖陽、絢麗秋景,再加上最低10℃+、最高20℃出頭的氣溫,讓小伙伴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南京溫暖秋日的存在。早早預備的棉服、秋衣秋褲,還沒派上用場。
秋天真的變長了嗎?根據氣象部門的統計,南京秋季常年平均天數為58天。今年南京10月4日入秋,截至11月7日僅有35個秋日,遠遠沒有達到常年平均水平。那大家為啥會有秋天拉長的錯覺?可能與入秋時間偏晚有關,今年南京入秋時間相較常年晚了10天左右,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秋時間是9月24日。
此外,近期冷空氣實力不夠強,整體偏北,也是日均氣溫偏高,以及秋天存在感較高的重要原因。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蔣義芳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根據此前預測情況,預計11月上旬與常年同期相比,氣溫偏暖了2~3℃。另外,據江蘇省氣候中心預測,預計11月江蘇平均氣溫全省較常年偏高0~1℃。
不過,今年秋天有沒有變長,還要根據入冬時間來判定。據悉,南京常年入冬時間在11月18日,在小雪節氣前后。
近期有多暖,周末降溫就會有多“猛”
本周有多暖?根據最新天氣形勢變化,主要是云系增多,本周南京最高氣溫略有下調,預計在25℃左右,全省最高同樣在25℃。早晚氣溫仍在“1”字頭,還是要注意保暖。
本周末,隨著較強冷空氣到貨,13日之后南京氣溫又會重回深秋的狀態。畢竟,立冬節氣是一年中寒潮過程最多、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節氣。據省氣象臺預報,江蘇周末降雨降溫大風將組團來襲。
具體來看,本周前期依舊可以享受秋日暖陽,12-13日全省有一次小到中雨降水過程,12日夜間-13日有較強冷空氣影響,48小時最低氣溫降幅可達6~8℃,并伴有陸上4~6級、江河湖海面6~8級的偏北風。
最高溫降溫會更劇烈一些,“如果前邊最高溫能達到25℃,最高溫降幅將會在10℃左右,預計13-14日白天最高溫會降至14~16℃。”蔣義芳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周末天氣變臉,保暖裝備或許可以派上用場了。另據省氣候中心預測,11月全省范圍內有4次降溫過程,發生時段為:11月上旬前期、11月上旬后期、11月中旬前中期和11月下旬前中期。
今冬降水總體偏少,前冬偏暖、后冬偏冷
11月7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官方微信發布今冬氣候趨勢預測。經分析研判,預計今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強度總體偏弱,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氣溫變化的階段性特征明顯,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全國降水總體偏少。
冬季,內蒙古東部和西部、東北北部、華南大部、西南東南部、西北中東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全國其余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東北部、山東、河南東部、湖北東北部等地偏高1~2℃。
不過,冬季氣溫變化的階段性特征明顯,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旬,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強度較弱,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023年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氣強度逐漸加強,內蒙古大部、東北大部、華北北部、華中、華南西部、西南東部和北部、西北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
全國大部地區降水總體偏少。其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北部、江西北部、山東、河南東部、湖北東部、湖南東北部、云南大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
南京三日天氣
今天(11月8日) 晴到多云 偏東風3到4級 11~23℃
明天(11月9日) 多云到陰,部分地區有時有小雨13~24℃
后天(11月10日) 多云 偏東風3到4級 13~25℃
(編輯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