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原標題:張國雄:“包容”是永寧僑文化的顯著特點“永寧是中山僑文化的當代投射,它作為僑鄉的形成歷史,具有當代性。”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
“永寧是中山僑文化的當代投射,它作為僑鄉的形成歷史,具有當代性。”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教授張國雄認為,這是永寧社區作為中山僑鄉的一個獨特點。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教授張國雄。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張國雄認為,永寧社區本身帶有中山僑鄉的共性:改革開放以來,永寧的鄉親走出永寧在外立足后,又反哺家鄉,這是反映海外鄉親投入僑鄉建設的共同歷程:走出去的鄉親在具備一定力量后,就把長期對家鄉的情感關懷和牽掛轉變為最早的投資。
在改革開放初期,通過“三來一補”等模式,永寧成為小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不同業態的產業在這里興起。經過大浪淘沙,隨著經濟發展,由港澳鄉親創辦的企業資本結構開始發展變化。
“永大膠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張國雄說,永大膠粘的發展,反映了海外僑胞與港澳鄉親的共同心愿:希望通過在家鄉辦實業,能夠為家鄉的經濟發展、民眾生活的改善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張國雄認為,海外僑胞與港澳鄉親通過實業來幫助地方經濟發展,為當地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帶來一個持久穩定堅實的經濟基礎。永寧社區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種僑文化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包容。
“雖然說永大公司已經不是過去的產權結構,但它仍在繼續發展壯大。作為一個案例來講,它恰恰是永寧鄉親對家鄉發展的愿望和圖景,在不斷實現、不斷升級。從永大膠粘走出去的人才,也都成為相關領域內的企業家。這體現了僑資企業的發展,是一種包容的發展。”張國雄說。
點擊進入【風韻南粵 文化興城僑村行】專題
【策劃】張培發
【統籌】羅麗娟
【采寫】南方+記者 廖瀚
【攝影】南方+記者 葉志文
【作者】 廖瀚;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