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米粒媽寫過不少豪門貴族走向落魄的現實戲碼,一個個比電影小說都要魔幻,而且見得多了,會發現這樣的故事并不是個例。
最近又有一個昔日的豪門公主落魄了,帶著5個孩子流落街頭,居無定所,只能住在房車里,連普通老百姓都不如。
這位千金叫托莉·斯佩林,已經快五十歲了,她曾經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明星,《飛越比弗利》的女主角。
這部劇可能在國內知名度不太高,但在九十年代,可是連播了十季,怎么說呢,受歡迎程度也就和《老友記》不相上下吧。
要說這托莉的演技其實也就那樣,但是為什么能在這樣一部大火劇中常駐10季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人家強大的背景了一一她的父親亞倫·斯佩林,正是美國大名鼎鼎的電視界一哥,最風光的時候,美國所有黃金檔的電視節目,都給亞倫承包了,著名的ABC電視臺也是他們家的,可以說,托莉家就是美國政商兩界的喉舌,權力和財富可想而知。
別的女明星想紅,要削尖腦袋抱資本大腿,托莉就不一樣了,人家自己就是資本。
所以,托莉是名副其實含看金湯匙長大的女孩,瑪麗蘇小說里“每天在500多平的大床上醒來”的橋段,在她身上可能并不夸張,畢竟她自己親口說過:家里房間太多了,有的房間我壓根沒去過。
米粒媽查了一下托莉曾經的家,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哪里是家,這明明就是城堡好嗎?
這棟宅子是托莉的老爸從歌手Bing Crosby手里買下來的,位于有錢人云集的洛杉磯,買下后又推倒重建,前后花了幾千萬美元,用金子堆出了這么一座頂級莊園,并命名為“The Manor"。
這套房子總共有5000多平米,占地達兩公頃,光停車位就有100多個,123個房間,所有的軟裝家具,都是專門從歐洲運過來的。
泳池、網球場、電影院、健身房、收藏室這種豪宅標配自不必說,家里還有美容美發沙龍,以及專門包裝禮品用的庫房。
更夸張的是,托莉小的時候,父親還曾打算在家里造一個動物園給她玩……可惜那會兒托莉已經快成年了,也就作罷了。
不得不說,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托莉說家里有些地方根本沒去過,這回我是真的信了!
這樣的豪宅,放在美國富人圈也是炸裂般的存在,畢竟它比白宮還要大,比特朗普的海湖莊園還要壕,歐美各界的政商名流,都是斯佩林家的座上賓。
生這樣家境的托莉,注定過的是公主的生活。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托莉完全符合大眾對于超級富二代的刻板印象:不學無術,愛花錢。
她逛街的時候,常常是包下整個店鋪,由店員一對一服務,一出手就是5、6萬美元,一個月花幾十萬美金都是眨眨眼的功夫。
這種大手筆,就連托莉她媽坎迪都驚呼:我都沒這么花過錢!
雖然父親要求她在18歲之后經濟獨立,但托莉一直靠啃老過日子。
其實父親也為她的未來打算過,從小就找專業的表演老師給她指導,托莉6歲就開始演戲,17歲就出演了《飛越比弗利》,活躍在公眾視野。
有父親演藝界資源的加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怎么說,她的星途都應該是坦蕩的。
但很遺憾的是,在《飛越比弗利》之后,托莉就再也沒有能叫得出名字、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究其原因,還是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打磨演技上。
要知道,資本可以硬捧、尬吹,但戲好不好,市場說了算,觀眾不會無腦為乏善可陳的關系戶買單太久。
托莉繼續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并沒有想看如何開拓自己的事業版圖,31歲那年,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查理·沙尼安結了婚。
如果她就這樣當個開心無腦的富二代,其實就可以滋潤地過一輩子了。
偏偏她又不安穩過日子,結婚沒多久就出軌了,和另一個18線小演員迪恩眉來眼去,鬧得沸沸揚揚,還非要結婚,把她爸氣得直接中風去世。
當然,她爸當然不會就此把巨額財產拱手交給這個敗家女兒,和入不了眼的女婿,他死前立下遺囑:
托莉和她弟弟每人只能拿到不超過100萬美元,剩下的全權由妻子坎迪掌管。
亞倫去世不久,坎迪就結束了富太太生活,重回職場,開始拍戲、寫書、編劇,并且賣掉了那棟他們全家引以為豪的“TheManor”。
有理由猜測,斯佩林家的輝煌已大不如前,不足以再支撐如此大的花銷了。
細究一下,其實在亞倫去世之前,斯佩林家的危機就已經開始顯現了。
托莉是個只知道花錢的富家女,而她的弟弟也沒什么管理才能,一心只想過富貴閑人的生活,對接手家族生意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弱肉強食的商界,群龍無首,后繼無人,斯佩林家的電視臺逐漸地就被各大商業大佬瓜分了。
當然,即使是這樣,亞倫留給老婆的遺產還是高達6億美元,安穩過日子是什么問題都沒有的。
雖說托莉只拿到100萬現金,但媽媽怎么也不會委屈她的。
可是托莉并不這么想,她依然幻想著保持過去紙醉金迷的生活狀態,責怪父親給得太少,還公開表示:
“出身富貴又不是我的錯。我的生活標準那可不要太高,但現實情況是我們負擔不起這種標準。含看金湯匙的人是沒辦法用塑料過日子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托莉看不清時過境遷,也不知道自我反思,她仍然只知道一味向父母索取,這股妄念最終把她的日子一步一步推向了深淵。
托莉不滿足于只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于是頻繁的向銀行借貸,可是又沒有錢還,只好拆了東墻補西墻,欠下了130萬美元的稅款和罰金,上了老賴名單。
即便如此,她一個月還是要花10萬美元,給孩子大辦派對,妥妥的打腫臉充胖子一一別忘了,她可是有5個孩子要養的人。
可是她心里清楚,這樣的生活就是個無敵黑洞,表面波瀾不驚,其實早已暗流涌動。
或許是因為貧賤夫妻百事哀,當初她不顧全世界反對也要嫁的男人,也出軌了。
猜疑,爭吵,冷戰,關于他們婚姻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有人爆料稱,托莉早已患上了抑郁癥,情緒非常不穩定,常常無理取鬧,迪恩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了。
更夸張的是,這夫妻倆還三不五時地鬧到警察都跑到家里調解的地步……米粒媽只心疼他們的5個孩子,攤上了這么不靠譜的爹媽。
但說到底,媽媽還是疼女兒的。
托莉雖然恨死了爹媽的“無情”,但坎迪始終還牽掛著女兒,不但出錢給5個外孫上昂貴的私立學校,設立千萬美元的信托基金,還給了托莉和迪恩一處豪華房產,至少有個安穩的居住環境。
可以說,媽媽的援助,是托莉糟糕生活唯一的救命稻草。
可惜,托莉還是太不懂得惜福,據說那棟豪宅被他們一家糟踐得沒眼看,臟亂差都占齊。
東西亂堆亂放不說,還養了各種奇怪的寵物,包括豬、雪貂和蛇。
2個作息混亂、劍拔弩張的大人,5個未成年的孩子,加一群寵物,有多臟多臭,隔著屏幕米粒媽都能聞見。
但突破我想象力的是,托莉家已經臟到爆發了霉菌,到了完全無法住人的地步。
所以她才無奈之下帶著5個孩子住在房車里,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也就有了各大媒體鏡頭下“富家女變流浪漢”的抓馬一幕。
可即便走到這一步,托莉還是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任何問題,仍然在怪那個被她氣死的老爸:如果他肯給我5000萬呢,我一定能用這筆錢做成好多事,比如改變整個世界。
米粒媽聽到這話只想翻白眼:大姐,你連自己家都改變不了,還想改變世界?
就算給你5000萬,你們一家還指不定怎么霍霍光了呢!
從含著金湯匙的公主,變成流落街頭的債鬼,托莉的故事不禁讓我再次感嘆:
許多豪門貴族之所以講究艱苦樸素、勤儉持家,就是擔心后代出敗家子,把前人的基業毀于一旦。
富不過三代,與其說是一種詛咒,不如說一個顛撲不破的人性規律。
我想起中國香港美心集團千金伍淑清,同樣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大小姐,但從小就發奮努力學習,一邊在美國打零工,一邊僅用兩年半修完四年功課,成為美國伯克利大學的杰出畢業生。
畢業后她也沒閑著,在家里的餐廳做服務員,每天都要高強度工作15個小時以上,慢慢積累起管理經驗和社交能力。
在她的努力之下,她家旗下的翠園餐廳逐漸成為“香港必吃榜”上的大熱門。
不僅如此,她還憑借著敏銳的嗅覺,在中美建交之初,就從日本、瑞士等國中脫穎而出,拿下了中美航線的飛機餐供應資格。
這一路,伍淑清走得并不輕松,還充滿了風險和坎坷,可是她說:
“我可以選擇每天穿金戴銀,聊天打牌,悠閑地度過一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女孩子喜歡花錢扮靚、買珠寶、去旅行,但我喜歡做些更有意思的事。”
看到伍淑清這段話,再回想托莉這一輩子,米粒媽真的感到無比唏噓。
同樣是富家女,一個揮霍無度,親手把好牌打爛,到頭來流落街頭,卻怨怪父母;
一個懂得惜福感恩,努力提升自我,利用優渥資源不斷把家族品牌發揚光大,走向世界,也給中國人長了臉。
這兩者,孰高孰低,孰優孰劣,雖然都是個人選擇,但我相信,后者更加值得敬佩。
說到底,托莉魔幻的一生也不完全是她的鍋,如果父母從小就培養好她的消費習慣、認知觀念,或許一切都會改寫。
有句話說得好,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即便出身再高,也要明白一個道理:
家業再大,也經不起作踐,想要留住幸運,首先要有把握住幸運的能力,否則即使中了人生的彩票,也不過是轉瞬即逝,過眼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