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君
報名登記、測體溫、測血壓……連日來,南充迎來久違的冬日暖陽,在中心血站站內采血點內,即將年滿23歲的金昕又挽起了袖子,進行第121次無償獻血,她的獻血總量已達48400毫升。
“用自己可以再生的血去幫助別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12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見到了金昕,她拿出珍藏的各種獻血榮譽證書,有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五星獎等。
獻血已成習慣
“許多急危重癥患者等血救命”
“我是父親的鐵桿粉絲,受他的影響,我才走上無償獻血和公益的道路。”父親金高峰是金彩虹公益協會會長,助學助殘、無償獻血、扶貧等是協會的日常工作。
童年時期,金昕常陪父親去采血點獻血,看著大家都在積極獻血,慢慢了解到大家為什么要這樣做,“有許多急危重癥患者等待血液挽救生命,我想著長大了也要跟他們一樣。”
2017年12月23日,是金昕18歲的成年日,在父親的見證下,她用無償獻血作為自己18周歲的成人禮,也正式開啟無償獻血之旅。
從那以后,金昕嚴格按照無償捐獻血小板間隔時間進行捐獻,在湖北隨州上大學時也從未斷過。在她的帶動下,舍友也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中來。“隨州需求量不大的時候,我會跑到隔壁武漢去。”
為了保證身體素質符合獻血要求,金昕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平日酷愛羽毛球、徒步運動。獻血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金昕還是一名“三獻”志愿者,2017年5月,金昕在父母的支持和見證下簽署了遺體器官眼角膜捐獻登記表,2017年12月第一次獻血時,她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質疑聲中成長
“不能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18歲跟著父親進行第一次無償獻血,經媒體報道后,金昕受到了不少非議。“有許多人在微信上問我,為什么不報道其他人,偏偏要報道你?”
一時不知所措的她,跟父親提出了退縮的想法。“父親說我是成年人了,對自己應該更加自信,不能用人家的錯誤來思考自己,需要獻血救命的病患者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話金昕一直記在心里,鼓勵她在無償獻血之路上堅定前行。
如今,金昕偶爾還是能看見質疑,但她已經可以坦然面對。“我管不了別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已經變得強大了!”
不僅僅是獻血,每年暑假,金昕都會跟著父親、金彩虹公益協會會員一起去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雷波、美姑、木里和西昌等地捐送愛心物資、參加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這條路上她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有了很多弟弟妹妹,這是我做公益的另一大收獲。”
今年6月大學畢業后,金昕回到南充工作發展,在南充市公民獻血辦公室做招募工作,她希望更多的年輕力量可以參與到無償獻血中來。“未來打算一邊做好本職工作,一邊參加好協會的公益活動,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