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 彭俊):近日,00后女孩團子陪爸爸檢查身體時偷偷付了醫藥費,還“騙”爸爸沒花多少錢。
“今天又騙爸爸了,可能這就是努力的意義吧。”團子的家鄉在山東日照,一周前她陪爸爸去醫院檢查,自己偷偷付了錢,一共416元,后來她又給爸爸的卡里沖了600元,回家的路上爸爸一直問她花了多少,“我就騙他說一百多點”。
團子說之所以會“騙”爸爸,是因為擔心他覺得醫藥費貴,下次身體再不舒服就不舍得來醫院看病了。
“自從我上大學開始就一直在騙爸爸,騙他我的獎學金很多,騙他我的兼職不耽誤時間又能賺很多錢……”團子家里有一個蔬菜大棚,這是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今年蔬菜賣得并不好。
“只要一想到100塊錢是媽媽在很冷或很熱的天氣里賣了一天菜,或者是爸爸在腿很疼的情況下去裝了一箱菜才賺來的,我還是想‘騙’他們自己有很多錢。”上大學以前,團子對于父母掙錢不易的感觸還沒有那么深刻,到了大學之后,她自己慢慢有了賺錢的能力,她才愈發意識到父母掙的都是“辛苦錢”。
讀大學期間,團子靠獎學金和兼職的收入負擔了自己的生活開銷。四年以來,她一共獲得過13次獎學金,包括2次國家獎學金。在團子看來,自己只要努力學習就能有收入,而父母靠種蔬菜和賣蔬菜賺錢都更辛苦。“我就覺得還是自己賺錢更容易一點,所以就更不舍得花他們的錢。”
團子從小就對價錢格外得敏感,買東西時總會先留意商品的價格。雖然大學期間也攢了一點錢,但她仍然很節約,每天去食堂吃飯,她也會提前計算好三餐的價格,“一般不會超過15或者20塊錢”。
她給自己花錢很心疼,但總想給爸媽姐姐買最好的。“因為我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很愛我,所以我也很愛他們。”
團子說爸爸媽媽一直都很舍得給她花錢,努力給她能力范圍內最好的一切,她還記得初中媽媽第一次帶她配眼鏡的時候,給她選了一副店里最貴的。“我當時都有點心疼了,但是我媽媽平時在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她都不會給自己買最好的。”
父母與子女的愛總是相互的。每次團子和姐姐給爸媽買禮物時,都要提前商量好怎么“騙”父母,還不能說漏嘴。姐妹倆要么就是把價錢往低了說,要么就是撒謊稱用了優惠券、打折券。“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收下,因為他們想讓我們把錢都花在自己身上。”
團子說自己身邊的朋友家庭條件都比較好,有時候她也會羨慕朋友的父母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賺錢。
團子今年讀研一,未來她希望能繼續深造讀博,靠知識改變命運,靠自己給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