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三,兒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四仰八叉躺在沙發上,而是特別興奮地側過身子、把左臂聳得高高的:“瞧,媽媽,我當上小隊長了。”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分明一塊鮮紅的“一道杠”亮閃閃地別在校服上。要知道,咱家這位小祖宗是班級出了名的皮大王。就在前兩個星期,三門主科老師輪番來投訴:不是上課趁著老師轉過身寫黑板時偷偷站起來做“比心”手勢,就是下課拿著一個不知從哪里撿來的碎刀片揮舞引發一眾“驚魂”,要交的作業常常“忘帶了”實際是根本沒做……
我咽了咽口水,不知班主任老師的葫蘆里賣的是啥藥,唯有先裝作驚喜萬分地“祝賀”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打聽。這才知道,原來班級開始實行小干部輪值制度,每人輪值一個星期。“當然老師說了,如果在值日期間被老師們點名批評,違反學校紀律,那么這個標志是要被老師提前收走的。”兒子撲閃著大眼睛跟我說。
于是,我開始了戰戰兢兢的等待之旅。每天管著同學們排隊做操、收發作業,他能行嗎?上課經常開小差的他,如今能不能以身作則?每天上班之余,時不時盯著手機,生怕小家伙又“犯渾”,惹得老師來告狀。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周五放學回家去接他時,看著他高高興興地從校門口蹦跶出來,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周末回家寫作業,當看到我不停耷拉著眼睛即將進入夢鄉時,大聲說:“媽媽,你不用看著我了,剩下的習題我自己做完。”這是經常要偷玩游戲的兒子說出來的話嗎?差點與周公同游的我頓時醒過神來。
看來,這一道杠的“魔力”,還真是杠杠的啊。
不過這樣的“幸福”,很快被打破了。到了周一,放學一回來他就躲進書房,說今天的語文作業很多。可明明,家長群里有人反映當天的語文作業僅僅是預習第16課……見“小把戲”被拆穿,他終于老實交代:上周五有一項作業忘做了,現在只有趕緊補。我立即忍不住“河東獅吼”:“上周有作業你拖到今天,還撒謊!這是小隊長的樣子嗎?!”我隨即發信息給班主任,向她道歉。
誰料,隔了很久,對方發過來一段長達51秒的語音——這些天孩子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表揚明顯變多了,他自己也正在改變,雖然有時會有反復。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這種內驅力,至于他忘記寫作業什么的,只要他明天做好讓我看一下就可以了,請媽媽在家不要批評他配不上“一道杠”之類的話……
在陽臺上聽完老師的語音留言,想起剛剛說出口的話,我恨不得自己立即鉆進地縫里。好不容易這個混小子有了點正經模樣,老師說得有道理,的確不能這樣打擊他的積極性。更何況,他已經用行動在彌補過錯。
我立即走進書房,從書包口袋里摸出那個鮮亮的“一道杠”,別在他的左袖上方。
“媽媽,你要干嘛?”
“你戴著它寫作業很帥,還有兩天就要‘暫時’告別它了,我想多看兩眼!”我笑瞇瞇地說。
看著兒子在臺燈下奮筆疾書的模樣,我感慨不已。是啊,孩子都需要鼓勵,哪怕他很普通,可好勝心強盛的我卻時常忘記了這個“法則”。(池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