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世界第二”海信世界杯“擦邊球”廣告違法嗎?

導讀11月20日晚,卡塔爾世界杯盛大開幕。在東道主卡塔爾隊對陣南美勁旅厄瓜多爾隊的世界杯揭幕戰中,賽場四周被中國廣告“包圍”,正好印證了那...

11月20日晚,卡塔爾世界杯盛大開幕。

在東道主卡塔爾隊對陣南美勁旅厄瓜多爾隊的世界杯揭幕戰中,賽場四周被中國廣告“包圍”,正好印證了那句,“雖然沒有中國足球,但‘中國無處不在’”。

賽場四周碩大的中文廣告牌更是顯眼,這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則是海信集團的廣告語,“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這則廣告也引來了不少爭議。

有網友稱:“這廣告違反了 廣告法”,還有網友表示:“中國的廣告法管不了卡塔爾”,“中國廣告當然是給中國人看的啦”!網友們眾說紛紜。

我國廣告法第9條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國家級,世界級,最佳等詞語,“第一”也在禁用之列。那么,海信這次的世界杯營銷,越界了嗎?

有關律師稱,涉事廣告系在國外發布,如果涉案商業廣告活動不在中國境內,不論經營者是中國“海信公司”,還是俄羅斯“海信公司”,亦或是其他境外的“海信公司”,都不屬于中國《廣告法》調整范圍。

不過,這并不代表海信的行為完全沒有瑕疵。

據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企業合規法律專家趙嘉煒律師介紹,這個案例更具“擦邊球”意味的一點在于,它并非完全不涉嫌違反《廣告法》。

因為支撐海信“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宣傳的,是自身電視機產品的出貨量,但它并沒有在廣告牌的顯著位置標明這一點。

這就可能引人誤解是海信宣傳自己的品牌整體“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而《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廣告法》不同的一點在于,前者并不僅限于規制中國境內的行為。

“從廣告活動的實質來看,海信顯然明知自身的世界杯廣告通過央視和其他媒體的轉播,能夠傳達給國內受眾,”趙律師指出,“一般對違反《廣告法》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如果從實質審查的角度出發,無論廣告主和廣告活動是否在境外,只要實質審查發現這是一個面向境內受眾的廣告行為,或可以實施相應審查。”

敢這么喊口號,其實海信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海信2016年成為歐洲杯的頂級贊助商,當時就把“海信電視,中國第一”的廣告語打在了歐洲杯的賽場上,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他們又將“中國電視,海信第一”設為賽場邊的廣告詞,引發過討論。

根據Global Data公布的數據,在今年的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國企業成為本屆世界杯最大贊助商,為卡塔爾世界杯贊助了共13.95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1億美元。共有四家中國企業入選官方贊助商名單:萬達集團、海信集團、蒙牛乳業、vivo。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球迷的盛事,也是巨頭們沒有硝煙的營銷戰場。

不論如何,海信的這條擦邊球廣告確實是給他們的曝光率提高了不少。

對于他們的這則廣告,你覺得是違法廣告嗎?

綜合九派新聞、瀟湘晨報、觀察者網、微博網友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