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下簡稱“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
業內人士認為,滬深港通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上市公司與投資者而言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一方面有利于上市公司優化公司治理引入新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另一方面有利于投資者優化投資組合、創新投資策略。
滬深港通標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中國證監會前期已宣布將會同港方擴大互聯互通股票標的,推動將符合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和更多滬深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標的范圍。在兩地證監會共同支持和推動下,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就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整體方案達成共識。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此次標的范圍擴大,是深化兩地資本市場務實合作的又一有力舉措,對促進兩地市場協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并將助力內地資本市場實現更高水平雙向開放。
香港證監會署理行政總裁梁鳳儀女士表示,滬深港通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不但可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A股的選擇,還能鞏固香港作為通往內地的門戶的地位。尤其是,將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納入互聯互通的范圍內,對于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公司的集資平臺而言,別具重要的策略意義。
明確股票互聯互通擬雙向擴大標的范圍
具體來看,此次股票互聯互通擬雙向擴大標的范圍,具體調整如下:
滬深股通標的范圍調整為:市值50億人民幣及以上且符合一定流動性標準等條件的上證A股指數/深證綜合指數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
港股通的標的范圍調整為:在現行港股通股票標的基礎上,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內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即屬于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根據現行規定納入港股通;將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范圍擴大至與深港通下港股通一致,即滬港通下港股通納入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
經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同意后,交易所可對標的納入的具體條件、調整機制等作出規定。
需3個月準備時間實施時間由交易所另行通知
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明確,對于本聯合公告未提及的交易、結算、投資額度、投資者適當性、兩地跨境監管和執法合作、對口聯絡機制等有關事項,仍適用此前發布的股票交易互聯互通聯合公告的相關規定。
同時,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將調整完善相關業務規則,積極推進技術系統開發及測試、投資者教育等各項準備工作。在相關交易結算規則和系統準備完成、獲得所有相關的監管批準、市場參與者充分調整其業務和技術系統后,上述擴大方案方可正式實施。從聯合公告發布之日起至上述方案正式實施,需要3個月左右準備時間,正式實施時間將由交易所另行通知。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滬深港通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上市公司與投資者而言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一方面,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投資者范圍和規模體量都明顯放大,交易定價效率更高,再融資更加便利,優化公司治理,引入新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另一方面,對投資者來說,引入新的投資標的,資產配置范圍更加廣泛,也有利于投資者優化投資組合、創新投資策略,在承擔相關風險下合理提升投資回報水平。
采寫:南都·灣財社見習記者 羅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