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成績公布,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網絡技術的發展也讓很多素未謀面的考生“千里姻緣一線牽”。考研曬分熱度很高、傳播很廣,高分考生的成績數據受到很多人的轉發,這種重復的轉發給人“400+”已成常態的感覺。
作為人生當中的第二次選拔性考試,考研的全稱是“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是高校為了選拔研究生而進行的考試。雖然高考和考研頻率很高、每年都有,但是準備過程的刻苦與艱辛,還是讓這兩場考試飽含熱淚。
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查詢到考研成績,但國家線和各大高校的復試線都還沒有出爐,所以能不能進入復試環節尚未可知,這個時間節點要保持學習,不要松懈。
很多同學看到高分考生數量很多,和自的分數對比后,發現自己幾乎沒有勝算,就開始隨波逐流。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復試線只要還沒有公布,就不意味著我們已經被淘汰,就意味著我們還有機會。
雖然高分考生很多,但是和你競爭同一所高校的、同一個專業的卻不多,所以對于高分考生需要保持客觀態度,畢竟不同高校的試題難度不同、閱卷的把握程度也不同。我們歸根結底是要和同學院、同專業的同學競爭。
除此之外,考研和高考的區別就在于,考研還有復試環節,并不是一考定勝負。現在很多高校都將初試和復試放在同等地位,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把握復試環節,有可能彎道超車。
復試環節,可以提前聯系導師,這里要注意聯系導師的方式要正式,首選郵箱聯系、其次短信聯系、最后電話聯系。在郵件內容中,可以描述導師的研究方向自己很感興趣,自己的考研分數以及基本信息,希望讀研意愿等等。
復試環節,要向學長學姐尋求經驗,這里的經驗指的是學校復試考核的方式,是純面試還是有筆試;考核內容的范圍,應該重點復習哪些內容等等。學長學姐作為“過來人”,對于復試環節有一定了解,避免“無頭蒼蠅”廣撒網。
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考研的問題,不管是分數線預測,還是院校選擇與調劑,都可以在評論區交流,以便我們共同解決!
我是@教育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