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高尚的節操,做一個正直的人,將來有才有德,方能成為國之棟梁。
奈何,太多的家長忽略了“德行教育”,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久而久之,成了一名精致利己者,只在乎個人感受,忽略了身邊人。
家長越是舍不得放手,學生就越難以快速成長,上大學后,年滿18周歲,已經是成年人了,想法依舊自私、無知,廣州一位女大學生的吐槽,引來不小的議論。
大學生吐槽生活費才2000多,高中補課能花幾千,憑啥現在不舍得了
近期,看到廣州一位女大學生在網上吐槽生活費,直言給得太少了,上大學就離開了父母,大學生要獨立生活,因是學生身份,基本都沒有經濟來源,還是要依靠父母。
父母辛苦半輩子,供子女讀書,理當心疼,女大學生卻是怨聲載道,內容中說到,高中補課4000多、6000多,媽媽眼睛都不眨就給交,到了大學,一個月才給2000多元,月底沒錢只好去食堂吃飯。
學費一年3萬多,應該不貴,女大學生想讓母親一個月給4500元,母親直接拒絕了,認為一名學生花不了那么多,可是,女大學生每月要花錢買化妝品等東西,開銷很大,她感到很費解,究竟為什么?
大家對女大學生感到很無語,學費那么貴,不是民辦高校就是“燒錢專業”,家長舍得花錢補課,是為了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現在生活費要4500元,不是用來學習而是消費,二者有著天壤之別,母親不給就對了。
一個普通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幾乎要花掉半輩子的積蓄,家長怎會不舍得給孩子花錢?盡精竭心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擔心給多了,女兒該學壞了,給少了又怕受委屈,一個月2000多元,實際上還是夠的。
女大學生的吐槽,沒有引來網友的支持聲,她應該反思了,家長同樣要反省,過于寵溺的教育方式,保護得太好,女大學生不食人間煙火,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大學生當懷有感恩之心,體恤父母
烏鴉尚且知道反哺,大學生當懷有感恩的心,回想從小到大,家長日夜為子女操勞,不辭辛苦,默默地做了很多,清晨熱乎乎的飯菜,干凈整潔的衣衫,生病時,紅腫的眼睛,他們不圖什么回報,只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
不當家不知財迷油鹽貴,女大學生缺乏吃苦教育,沒有具體的金錢觀念,一味地索取,難以想象走出校園,她會遭遇怎樣的坎坷。
大多數人都是當了父母,方才知道艱難,高等教育下,不只教給學生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大學生應該早點醒悟,體恤父母,知其不易,當下不是享受的時候,大學生要以學習為主,不要辜負父母的期許。
家長是大學生最堅實的后盾,可是,我們也應當給他們遮風擋雨,大學期間,努力學習,珍惜時間,待到學業有成,創造更多財富的時候,好好孝敬父母。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如此簡單的道理,大學生何嘗不知道,只是身在其中,不愿看清現實,大學生要帶著感激之情,將愛回饋給父母。
這位女大學生當下該做的事情,就是減少開銷,學校食堂的飯菜能填飽肚子就行,穿著打扮樸素一些,將心思用在學習上,不然,徒有其表,豈不是成了“花瓶”?沒有真才實學,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將來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難道一輩子都要依靠父母嗎?
家長要多和大學生溝通,使其早日獨立
家長平日也要多和孩子溝通,已經成年了,學習那么多知識,淺顯的道理怎么會聽不懂,可能忠言逆耳,大學生不太愛聽,但是,不說出來,是萬不可能入心的,大學生不是哺乳期的娃娃,應該盡早獨立。
現在鍛煉獨立性,算是不晚,堅守原則,耐心解釋緣由,減少親子之間的誤會,引導學生意識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培養正確的三觀,及時將錯誤的想法糾正過來,不要和其他同學攀比,做好自己,多學知識,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未來才會擁有更多美好的東西。
相信還有很多大學生對家長不滿意,總覺得給得太少,等到畢業了,自己走上崗位,或許才知道掙錢多不容易,大學生們盡早醒悟為好。
討論話題:看了女大學生的吐槽,你有什么話想說?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