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吐槽生活費不夠花,列出清單向父母索要,網友:開玩笑呢

導讀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就像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沒有家人的陪伴,自己也能過得風生水起,其實在校園放眼望去,個個都光鮮亮麗,打扮的干干凈凈,但...

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就像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沒有家人的陪伴,自己也能過得風生水起,其實在校園放眼望去,個個都光鮮亮麗,打扮的干干凈凈,但事實上,有些學生也是過得很“狼狽”。

家境不是很好的學生,可能在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差距,有些時候太過于敏感也會被傷到自尊心,再加上同學之間相處時間那么多,但是容易感受到心理不平衡。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明明有錢卻管不住自己手的學生,也會過上月光族的生活,月中以前像大款,月中以后像窮光蛋,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說。

女大學生吐槽生活費不夠花,列出清單向父母索要,網友:開玩笑呢

有位大一女學生就在網上吐槽自己的媽媽,表示自己在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媽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其實新一線城市的花費還好,給多少才至于讓學生說出這種話呢?

學生說,以前上高中的時候媽媽非常大方,有什么補課費,4000或者6000說交就交了,但是現在上大學了,一個月生活費就給2000,一到月底就空了,還要去吃食堂。

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其實家里是不差錢的,而媽媽付出那么昂貴的補習費,也是希望她能夠考上更好的大學,將來更有出息,不過看起來這位家長要心愿落空了。

因為這位學生顯然沒有節儉的意識,直到月末才肯吃食堂,相比平時一定是出校吃或者點外賣了,學生認為一個月給她4500正好,她的媽媽理所當然的拒絕了并發了脾氣。

就這樣,學生還是非常不理解為什么媽媽不給,她認為護膚品和新衣服等等都需要用錢,是正常且合理的支出,而且女生不像男生,用錢的地方也多,高中的時候都能拿出來大幾千的補課費,那現在怎么就不能拿出4000多的生活費了呢?

女生列出了清單,滿打滿算,一個月3000還不夠,難道現在的大學生已經要花這么多了嗎?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清單上的非必要支出,顯得很多余

可以看得出來,學生在學校需要花費的早午晚三餐是中規中矩,而這個奶茶則是15一杯,一個月就要花費150,若是再節省一點,用來交話費,是不是還能省一些?

水果零食、酸奶暫且不提,很多學生都常吃,將錢用在吃上也不為過,但是每個月都需要花費的化妝品和衣服加起來有500,相對來說比較多,即便想買新衣服,應急差不多兩三件就夠了,還有以前的衣服呢。

還有這筆同學聚餐,有很多學生的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頻頻出去聚餐,學校旁邊的飯店幾乎都是學生們的生意,家長們舍不得的開銷卻讓學生們拿出去揮霍,學生們不想自己不合群,但卻忽略了家長的感受。

大多數學生并沒有交班費的習慣,這位學生可能是比較特殊吧,但是150也不多,而且。100塊錢的資料費來源非常值得懷疑,不知道學生在大學期間需要學習什么呢?即便是專業課或者是備考四六級也不需要這么多,如果學生只是大手大腳的話,家長也應該控制學生的生活費了。

大學生消費"欲壑難填",家長也有責任,應改變給其生活費的方式

其實學生在學校生活,沒有什么特殊情況,2000元左右已經夠了,不少學生還是每個月只拿著1500的生活費,就這樣還是有存款,每個月家長給的生活費只要超過1500,就夠用。

個別家庭條件好或者是心疼孩子的家長可能會給更多,家長覺得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能過得好一點,就盡量過得好一點,但是這只會滋生大學生的虛榮心,很多學生都不會由此變得節儉。

尤其是女生的家長怕學生因為沒有錢學壞,所以會給的人更多,但事實上就很容易讓大學生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從而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所以家長也要適當的“窮養”學生,讓他們意識到家長的錢也來之不易。

寫在最后: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自己出門在外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錢,而且有些時候是真的沒有住一天就花光了,就說明學生們需要有規劃的使用自己的零花,既然上了大學就多體諒家長,不要一味的索取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大學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夠花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