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里的“黃牛”生意

導讀原標題:旅游里的“黃牛”生意文|聞旅文|聞旅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北京旅游市場也再度迎來了出行的高峰。然而在市場火爆的同時,一些旅...

原標題:旅游里的“黃牛”生意

文|聞旅

文|聞旅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北京旅游市場也再度迎來了出行的高峰。然而在市場火爆的同時,一些旅游亂象也引發關注。8月3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一則對涉嫌“倒賣”故宮門票的六家旅行社進行暫停經營旅行社業務等管理措施的通報。

對此,有業者解讀認為,上述旅行社涉事較為輕微,實質上是在利用現有規則漏洞進行牟利,因此此次處罰也較為輕微。而究其原因,發生上述事件的原因還是旅游產品供需的失衡,建議更進一步結合景區及目的地現狀,科學地對相關系統進行升級,以提高景區可容納人數。

暑期旅游亂象頻現,六家旅行社因“倒賣”故宮門票被查處

8月3日,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網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公安部門通報,北京玉龍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安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愛之行旅行社有限公司、樂之行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覽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尚方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六家旅行社,因涉嫌通過團隊購票渠道“倒賣”故宮門票正在被公安部門進行查處。

對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對上述六家涉案旅行社進行了處罰。公告中表示,目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對上述旅行社采取了暫停其經營旅行社業務、暫停其電子行程單備案的初步處理措施,同時將其納入信用監管,給予信用降級,將相應加大對六家涉案旅行社日常檢查頻次。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還表示,將會同公安等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黃牛”倒賣熱點景區門票、非法“一日游”、虛假宣傳攬客組團等擾亂首都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

而針對上述事件的發生,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在線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分析稱,從上述六家旅行社的行為來看,實質上是一種利用既有規則的漏洞進行暴利牟利的行為,涉事較為輕微。因此此次處罰也較輕,沒有涉及到吊銷經營許可證,更類似于一種市場警告措施。“比起上述行為,內部人員與黃牛聯合倒賣門票的行為對市場影響更大,更需要查處。”

事實上,如楊彥鋒所述,上述違規行為僅為這個暑期北京旅游旺季亂象的縮影之一,還有著更多市場亂象需要監管去進一步規范。

今年旅游市場開始全面回暖,北京旅游市場也迎來了異常火爆的情形。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暑期來京游客總量、來京團隊游客量、酒店在住游客量均比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50%,通過近10天監測,221家景區日均客流已達110萬人次,進京旅游團日均超5000個、游客13萬人;通過對全市800多家三星級及以上檔次酒店的監測發現,平均出租率超過80%,城六區出租率達到90%。

但是,進入暑期以來,預約難、買票難等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引發熱議。與此同時,高價倒賣門票等亂象也時有發生。如在7月24日,北京大學校友網就曾通報過一起研學團與校友勾結,拆分139人入校收費150萬元的事件。

再往前看,7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平安北京”也曾通報過一起關于“黃牛”倒賣門票的事件。據通報顯示,北京警方針對國家博物館周邊存在“黃牛”加價倒賣免費門票情況,深入摸排,果斷打掉一批倒票“黃牛”,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處罰3人。

增加夜間文旅、實施調節購票制度,供給仍是解決亂象的關鍵點

那么,上述現象的發生究竟是何原因,又該如何解決?對此,有旅行社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稱,背后映射出的其實是預約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相關產品供給的不足。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在新冠乙類乙管半年后,北京地區景點仍保持著疫情期間的預約制度以及限制人數。以故宮為例,疫情前每天放票數約在8萬張左右,而目前則只有3萬張左右。作為暑期北京的熱門目的地之一,無疑有點杯水車薪。另外,對于部分外地來京人士來說,提前并不一定知道預約制度的存在,還有人則是知道預約制度而搶不到票,從而導致“病急之下亂投醫”,從非正常渠道購買,從而滋生了相關產業鏈的產生。

事實上,早在暑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似乎就注意到了相關問題的存在,也做了一些調節措施,以滿足游客的需求,減少相關亂象的發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工作人員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暑期以來,市民游客出行出游需求高、活動多、人員流動大。類似故宮、國博、恭王府、毛主席紀念堂等首都核心區內的旅游接待熱門熱點景區和對外開放單位發生了預約難的現象。

而為保障游客游覽安全提升游覽體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曾針對暑期旅游景區門票預約及提升服務保障工作推出了多項措施。如在旅游景區堅持“限量、預約、錯峰”等常態化管理措施,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等。

此外,為治理倒賣熱門景區和對外開放單位預約門票,將未預約游客帶至熱門景區導致現場游客滯留、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以及虛假承諾攬客,不嚴格履行旅游合同等首都暑期旅游市場秩序問題,文旅、公安、文化執法等部門也早已聯合開展了暑期首都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不過從目前來看,似乎仍未真正整改到位。對此,楊彥鋒建議,從本質上來說,應該解決的是供給問題。如博物館等全民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應該提高供給,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評估容納人次和承載力,不宜因各種管理借口來調節限量。

“另外,可以考慮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夜間文旅,從而提供更多的優質供給;針對研學市場,也應適當放開預約時間,以此加大相關消費;此外,目前的預約制度對于老年人來說并不友善,因此建議根據景區實時人次,在空閑的時候進行現場售票,同時也可以增加預約場次,通過這種合理的錯峰管理方式來提升供給。”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