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忠和 記者 梅書華)近日,有報道稱,一名中年女性感染新冠病毒后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面對新冠病毒,大家做了許多攻略,發燒后大量飲水也成了緩解癥狀的方式之一,究竟該如何正確補水?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袁受濤。
水中毒會造成頭暈等癥狀
“水在體內潴留,就會造成水中毒。”針對該新冠患者的水中毒現象,袁受濤介紹,這可能與飲水過多,腎臟排水減少,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減退有關。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導致鹽皮質激素的減少,都會造成水在體內的潴留。他提醒,水中毒患者會出現頭暈、倦怠、神志淡漠、行為怪異等臨床表現,家屬發現后要及時就醫。
喝多少水會導致水中毒?袁受濤表示,具體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飲水量和排尿量保持平衡,喝多少,排多少,便不會引起水中毒。
飲水要少量多次
那么,該怎樣正確補水呢?袁受濤建議,要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正確的方式是少量多次。普通患者正常補水是沒問題的,老年人要注意一些。
發燒后大量出汗,應該按需補水,但要適可而止,不要無限制地飲水,24小時內飲水量最好控制在3升以內。對于60歲以上,有冠心病、腎功能不全、高血壓、老慢支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更要合理控制水量,飲水過多,可能會導致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難,家人要注意觀察老人的排尿量和身體反應。
大量排汗又腹瀉嘔吐 才需要補充電解質
隨著補水話題的熱度不斷上升,有人表示發燒后選擇補充電解質水更好,是這樣么?“不必刻意補充電解質水。”袁受濤表示,當出現發燒等癥狀時,如果能正常飲食,可以吃些水果,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便無需額外補充電解質,但如果無法進食,同時排汗或嚴重腹瀉嘔吐,則需要適量補充電解質。
一壺水,放上兩片檸檬,加點鹽和糖,網絡上,電解質水的自制教程有不少。袁受濤表示,不建議自己配電解質水,成分比例不好掌握。另外,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隨意補充電解質水,可能會引發危險。
“對于普通患者而言,正常休息飲食,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更重要。”袁受濤強調。
(編輯 謝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