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兩癌篩查(乳腺癌和宮頸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發現乳腺結節,由此也檢查出很多乳腺癌,大眾對乳腺結節的關注度也是日益提高。但是,還是有很多女性朋友在發現了乳腺結節后依然很茫然,甚至不重視,最后導致了更加嚴重的疾病。
那么發現乳腺結節,應該是放任不管還是密切隨診,也成了最讓病人糾結的問題。
近期,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乳腺疾病中心同一天手術的兩名患者卻經歷了悲喜兩重天的境地:一個眾多的影像檢查懷疑乳腺癌判斷BI-RADS 4C類,最后卻是良性。一個多家影像并不懷疑的僅僅8mm的BI-RADS 3類小結節卻是乳腺癌。
據醫生講,乳腺檢查中發現的小腫塊可以統稱為結節,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癥、乳腺腺病、乳腺囊腫、纖維腺瘤、導管內乳頭狀瘤和惡性腫瘤等,都可能被稱為“乳腺結節”。其產生的原因與外源性雌激素的刺激、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及多種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
很多女性朋友在洗澡的時候,摸到自己乳房有包塊,就認定自己患有乳腺結節,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單靠“觸摸”是無法確定性質的。有時候乳腺增生會導致腺體呈塊狀、片狀、條索狀,不一定是乳腺結節,需要借助乳腺超聲、乳房X線攝片(俗稱“鉬靶”)、乳房磁共振(MRI)等。大部分乳腺結節合并有乳腺增生,伴或不伴有疼痛,吃藥不能完全消除結節。
乳腺疾病中心的尚進主任表示,乳腺增生常見于25至45歲的育齡期女性,常表現為雙乳多發且呈彌漫性增生的“結節”;形態大小不一,表現為片塊、結節狀、條索狀;性質為質地不硬、邊界清晰、隨著腺體一起活動。乳腺增生常常伴有疼痛,會隨著月經、情緒、疲勞而變化,呈現周期性脹痛經前明顯,經后緩解的特點,或者非規律性疼痛需要口服藥物干預緩解乳腺增生和乳腺結節其實是兩種病,但有時候它們又可能是一種病。門診上經常遇到超聲報告提示乳腺結節,有的患者,神情緊張,寢食難安;有的患者覺得無關緊要,很少復查。這兩種態度都不可取!
尚進說,乳腺體檢一般建議月經后5-7天,盡量避免月經期間檢查。如果是乳腺增生性結節,可能會在經期結束、心情舒暢,休息睡眠好后消失。如果是腫瘤性結節,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大多不會無緣無故消失。
另外,看到報告中BI-RADS 0類、1類、2類、3類都無需驚嚇、恐慌,這種通常定期隨訪,必要時手術切除。往往BI-RADS 4a、4b是乳腺結節良惡性的分界線,BI-RADS 4類及以上,就需要引起警惕了,還是建議積極手術治療。一些昔日在開放手術條件下難以手術的僅僅10mm以下甚至2-5mm的微小結節今天得以用微創手術完整切除病檢,越來越多的早期微小乳腺癌被發現。一些影像學BI-RADS 3或4a預示92%-98%是良性的結節病理報告為乳腺癌;而BI-RADS分類為4b-4c更需要高度懷疑乳腺癌的病人最終卻被排除了。
尚進提醒患者,“定期體檢”是早期發現乳腺結節的最佳方法。可以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效果。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超 張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