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后重劃選區以來,首次舉行的全國性選舉。
當地時間6日清晨,當俄克拉荷馬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居民們從掩體中出來,既為自己能活下來而慶幸,也為眼前的滿目瘡痍所震驚。此前,一場大型風暴橫亙美國中西部多州,引發一系列龍卷風和山洪,造成至少數人死亡和失蹤。
德州一民眾在家園被毀后掩面。圖源:AP
但是,美國政客們的注意力顯然不在這里。5日當天,美國總統拜登以及兩位前總統特朗普與奧巴馬齊聚遠在災區萬里之外的賓夕法尼亞州,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造勢拉票。畢竟,災區雖有災民的苦惱,但中期選舉干系的卻是他們的權力與前程。
用拜登的話說,如果輸掉中期選舉,他可能會很快面臨彈劾。
兩黨激烈爭奪關鍵州
11月5日,是美國中期選舉前最后一個周六。在這一天,民主黨總統拜登、前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不約而同趕赴賓州,正面交鋒的火藥味可見一斑。
這是中期選舉選戰拉開以來,拜登與奧巴馬首次聯合登臺造勢。“三天,只有三天,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選舉之一就要到來了。”拜登在費城對數千名支持者表示,“這個結果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塑造我們的國家。”
拜登和奧巴馬在費城首次為中期選舉同臺造勢。圖源:AP
奧巴馬在登臺時收獲十分熱烈的歡呼,仍是民主黨內頗具號召力的“明星”。他批評共和黨旨在破壞社會保障,只想給富人和大公司減更多稅,呼吁選民踴躍給該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費特曼投票。
民主黨如此大張旗鼓,既源于賓州的特殊地位,也源于共和黨的巨大壓力。一方面,賓州作為此選的關鍵州,不僅很可能成為左右參議院主導權最終歸屬的關鍵,還要選舉產生新任州長;另一方面,賓州共和黨參議員候選人奧茲的支持率近段時間大幅起勢,在最新的民調里首次超過競爭對手費特曼。
數月以來,費特曼的支持率一直領先奧茲,但在10月25日兩人首次電視辯論后,奧茲的民望穩步提升。美媒11月3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奧茲以48%的支持率首度領先支持率為46%的費特曼。費特曼5日在發表競選演說時身后一排美國國旗齊齊倒下的一幕,更淪為競爭對手嘲諷的談資。
特朗普為奧茲站臺。圖源:ABC
在此情形下,特朗普5日前來給奧茲助選,更令共和黨支持者士氣大振。戴著招牌式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鴨舌帽的特朗普攻擊民主黨無力應付犯罪、移民和通脹,贏得支持者陣陣喝彩。
總統選戰或提前開打
美國此次中期選舉將于當地時間11月8日舉行,參議院100席中的34席、眾議院全部435席,以及36個州的州長將進行改選。
對于執政近兩年的拜登政府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期中考試”。這也是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后重劃選區以來,首次舉行的全國性選舉。
“共和黨很可能在此次選舉中拿下眾議院多數,圍繞參議院的爭奪更具不確定性。”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
有統計數據顯示1974年以來,美國總統所在黨派在中期選舉中平均丟失23個眾議員席位。之后數十年間只有兩次例外,一次是1998年經濟十分繁榮的克林頓第二任期,另一次是“9·11”事件之后美國社會極為團結的小布什第一任期。
拜登執政以來,美國經濟社會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通貨膨脹不斷惡化,民生壓力逐步上升。近年來,圍繞墮胎、控槍和移民等問題,美國社會愈加撕裂。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遭到沖擊。圖源:BBC
吳心伯認為,此次中期選舉的激烈程度為近年來所罕見。首先,國會兩院的選舉結果將極大影響拜登政府在此后兩年能否有所作為。如果共和黨在兩院都占據優勢,將對拜登構成極大的制約。
其次,2024年總統選戰很可能提前開打。由于特朗普此前一再表明有意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并很可能在中期選舉結果出爐后正式宣布,這意味著美國右派勢力將提前動員,將給拜登和民主黨施加極大的壓力。
也就是說,此次中期選舉不僅對參選的候選人至關重要,也對可能在兩年后參加總統大選的人尤為重要。因此,賓州才會成為拜登和特朗普之間、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較量的焦點。
國會受沖擊一幕會否重現?
由于此次中期選舉異常關鍵,它的結果是否會迅速得到兩黨承認,也令輿論十分擔憂。
2020年總統大選結束后,時任總統特朗普及其團隊以選舉存在舞弊為由,拒絕承認選舉結果。隨后,美國出現全國范圍的抗議活動,而且這種憤怒隨著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遭受沖擊達到頂峰。
在此次中期選舉投票前,熟悉的一幕似乎再次出現。10月28日清晨,國會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的丈夫在舊金山的住處遇襲后入院治療,嫌疑人表示其目標其實是佩洛西本人。
另據相關統計,美國選民對此次選舉投票熱情高漲,已有超過3900萬美國人在上周末通過到場或郵寄方式提前投票,投票率將大大高于之前的平均水平。然而,郵寄投票恰恰是許多美國人質疑2020年選舉結果合法性的原因。
吳心伯表示,在賓夕法尼亞等關鍵州,最終結果不排除在投票結束后幾天才能出爐的可能。
毫無疑問,此次中期選舉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的政治社會走向。選舉之后的美國,會更讓美國民眾和世界安心嗎?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楊一帆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