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毫無意外,2019年上半年,國內豪華品牌汽車市場依然還是BBA的天下。雖然市場變幻莫測,但德系三強在豪華車市場中的地位卻無可撼動。不過,在德系三強的排位上,今年上半年卻有了出乎意料的變化。
毫無意外,2019年上半年,國內豪華品牌汽車市場依然還是BBA的天下。雖然市場變幻莫測,但德系三強在豪華車市場中的地位卻無可撼動。不過,在德系三強的排位上,今年上半年卻有了出乎意料的變化。
憑借X系列銷量的強勢增長,寶馬在全球市場和市場都收獲了喜人的業績。加上MINI品牌,寶馬集團在全球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奔馳集團,在國內寶馬也一躍坐上了豪華品牌銷量冠軍的位置。與寶馬的勢不可擋形成反差的是,奔馳和奧迪在全球市場均遭遇了超過4%的銷量同比下跌,而在國內市場,它們雖然收獲了銷量增長,但卻各有各的難題急需解決。
劍指年度銷量冠軍,今年的寶馬強得可怕
上半年寶馬的銷量增長主要由寶馬X3貢獻,去年7月完成換代并國產后,產品力突出的寶馬X3月銷量快速攀升到了八、九千臺的水平,并且持續保持穩定,上半年合計為寶馬貢獻了超過5萬臺的增量。與此同時,寶馬X1繼續以大取勝,牢牢占據著豪華品牌緊湊型SUV市場的銷量冠軍位置。寶馬5系和換代前的寶馬3系數據上雖有小幅下滑,但在市場上也還是屬于不愁賣的車型。除了定位尷尬的寶馬2系和價格昂貴的寶馬X1新能源,寶馬的國產車型銷量可以說是遍地開花。
進口車方面,兩款全新的SUV產品表現不俗。全新一代寶馬X5繼續領跑豪華中大型SUV市場,上半年累計交付1.1萬臺。4月份上市的全新旗艦SUV寶馬X7目前仍需加價提車,部分4S店甚至連試駕車都賣出去了。
今年是寶馬的產品大年,除了全新的X5、X7和改款的7系,6月份銷售主力寶馬3系也完成了換代,全新一代3系產品實力突出,產品調性又很能討好年輕消費群體,后續銷量有望更上一層樓。高端產品方面,第三季度寶馬8系即將和國內消費者見面,深受寶馬粉絲喜愛的全新一代Z4也有望在年內引入。無論是銷量表現還是產品實力,今年的寶馬都強得可怕。利潤與口碑雙豐收的寶馬如能成為豪華品牌年度銷量冠軍,也算是眾望所歸了。
國產得意進口失意,奔馳的品牌神話還能持續多久?
單看國產車型的銷量數據,奔馳在豪華車市場中的統治力還是很強的,奔馳E級和奔馳GLC不僅牢牢占據著各自細分市場的榜首位置,而且還貢獻了一定的銷量增長。改款后把主銷車型的2.0T發動機換成1.5T+48V的奔馳C級銷量基本保持穩定,比奧迪A3、寶馬1系定價貴了一大截的奔馳A級上半年也賣出了超過3萬臺,銷量直逼奧迪A3,可見奔馳品牌的號召力之強。
然而,在較少人關注的進口車方面,奔馳的表現并不如意,GLE換代之后銷量依然沒有起色,完全被競爭對手寶馬X5和奧迪Q7拋離,路上能見度極低,CLA、GLC轎跑等車型又處于產品生命末期,難以吸引消費者。至于Smart品牌,或許只有國產+電動化才能挽回它的銷量頹勢吧。
下半年,奔馳至少有兩款高端產品將在國內上市,包括旗艦SUV——全新一代GLS和首款純電動SUV——奔馳EQC,它們都將進一步鞏固奔馳品牌的高度。至于更為走量的產品——國產的奔馳GLB,可能還要明年才能和國內的消費者見面。憑借奔馳品牌強大的號召力和成熟車型逐漸放開的市場優惠,今年奔馳在國內市場要獲得正向增長應該難度不大,甚至還有機會從寶馬手中把年度銷冠位置搶過來。
不過,奔馳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它的一些走量車型的品牌力遠遠超過了產品力,比如奔馳C級、GLA,刨除品牌形象之后,它們的實力甚至都不如部分二線豪華品牌的同級車型。奔馳的品牌神話,還能屹立多久呢?
越換代越挑戰,奧迪的問題可大可小
奧迪無疑是今年上半年BBA中日子過得最難的,主銷車型陷入了越換代越挑戰的困境,陸續完成換代的奧迪Q5L、A6L和Q3都遭遇了銷量下滑,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奧迪Q2L銷量也未達預期,國產車型中僅有奧迪A4L和奧迪A3憑借大幅終端優惠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好在奧迪及時調整,提高了換代車型的產能并放開了市場優惠,6月份的銷量才得以迅速回暖,同比大漲了22.2%,上半年總算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
和奔馳的情況相反,奧迪的進口車型倒是賣得挺好。堅守多年的奧迪Q7如今的銷量終于趕上了寶馬X5,6月份銷量為2413臺,同比增長85.4%。奧迪Sport高性能車型6月銷量為1957臺,環比增長116%。憑借較為實惠的價格和出色的性能,奧迪的進口豪華車和運動車在市場中都獲得了較好的反響。
今年下半年,隨著奧迪Q5L、A6L和Q3這三款換代車型銷量的繼續回升,奧迪品牌整體的銷量數據應該會有持續的增長,即將和我們見面的奧迪首款電動車 e-tron和全新運動旗艦SUV奧迪Q8等進口車型也值得期待。
對奧迪來說,要獲得高銷量不難,難的是如何提高產品的議價能力,讓換代車型不用靠優惠也能賣得動。不過,這個問題也可能并不是什么問題,有著龐大的大眾集團撐腰,奧迪比奔馳、寶馬有著更強的成本控制能力,打價格戰,它可一點都不虛。只是長期以往,品牌形象、新車開發成本預算可能受到會受到影響或者制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