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肥佬茄子
在烏再次襲擊黑海艦隊后,莫斯科方面當即退出糧食運輸協議,借此警告基輔“不要得寸進尺”。日前基輔指控,俄軍終于對烏港口開火,而隨之卷土重來的,還有大范圍的糧食危機。
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11月1日報道,烏克蘭方面透露,,當地時間周一,俄軍對烏克蘭黑海港口城鎮奧恰基夫展開了炮擊,并且擺明了就是沖著運糧船去的。據介紹,俄軍的襲擊導致至少2艘在港口內進行谷物運輸作業的民用拖船受損,并且伴隨有嚴重的火災,船員失去了對船只的控制力。而這次襲擊也導致了至少2名平民船員死亡,一人受傷后幸運得救,還有一人處于失蹤狀態,但恐怕是兇多吉少。而這也是自俄宣布暫停谷物出口協議后,首次對烏港口展開打擊。
但需要注意的是,奧恰基夫港雖然身為烏海軍作戰控制中心的所在地、也是烏克蘭重要的黑海港口,但實際上與俄烏此前敲定的谷物出口協議并無關系——該協議只允許烏克蘭通過敖德薩、尤日內和切爾諾莫斯克三個港口向海外出口食物、進口糧食生產所必需的化肥和養料等等。因此,此次襲擊很難被認為是俄“違反協議”的行為,一些學者解讀認為,這是莫斯科的警告手段,其意在告訴基輔:“這次我只是炮轟個小港口,要是再不聽我的,我就有可能對敖德薩等大港口展開炮擊。”
俄方的訴求目前來看十分明顯,莫斯科要求基輔確保其海上通道僅用于運輸糧食而非軍事用途,并要求基輔當局對此前襲擊俄黑海艦隊港口一事做出澄清,否則俄將不會繼續參加協議、保障在烏糧食運輸船只的安全。但同時,俄方也留足了面子,表示自己不會退出,只是暫停執行協議,顯然是給基輔一個臺階可下。但基輔是否會愿意低頭向俄就范、承認自己的“恐怖襲擊”罪行?目前來看,澤連斯基不太有可能這樣做。而對此感到緊張的,則是那些西方國家。
俄炮擊烏港口一事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非常直接的反應——當地時間周一,全球小麥價格在一個上午內飆升了5%,可見其巨大的影響力。事實上,烏克蘭作為“歐洲糧倉”,其糧食出口業務對全球糧食市場有著重要影響力。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糧食價格紛紛保障,例如埃及,其糧食食品消費價格上漲了35.4%;而更加依賴糧食進口、尤其是烏克蘭小麥的黎巴嫩,其糧食價格自2020年來暴漲了3291%,位居全球首位。要知道,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農產品出口大國,占全球小麥出口的24%、玉米占14%、葵花籽油占了57%,而俄烏沖突直接導致了這些產品出口的活動被完全打亂,糧食市場發生危機也是十分合理的。
有學者指出,許多欠發達國家農業水平不足,因此極度依賴來自烏克蘭的小麥等食物,而在俄羅斯選擇停止履行協議的情況下,小麥出口的不安全必然會使得出口量下降、價格飆升,這些國家發生“糧食危機”進而導致內部動亂的可能性將隨之水漲船高。當然,西方國家同樣受到了巨大影響,因此他們仍在努力試圖調和此事——例如目前土耳其仍在就黑海上十余艘運糧船的事務與俄溝通,但是目前尚未達成共識。但這能怪俄羅斯嗎?倘若烏軍沒有對黑海艦隊港口發動襲擊,事情大致也不該走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