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聯手呂秀蓮,帶領數萬人游行,臺團體:臺灣不許民進黨胡來

導讀據臺海網報道,日前島內“中國青年救國團”在臺北發起名為“公義、自由,和平、救臺”的超大規模游行,在現場下雨的情況下,仍有超過數萬人...

據臺海網報道,日前島內“中國青年救國團”在臺北發起名為“公義、自由,和平、救臺”的超大規模游行,在現場下雨的情況下,仍有超過數萬人參加此次游行,包括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前民進黨大佬呂秀蓮在內的很多島內政客,聯手參與了此次大游行,并發表了演講。

“救國團”在社交媒體上發出警告,稱“將會用自己的力量告訴民進黨當局,臺灣不是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方”。

事情發生以后,在島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此次大游行的原因,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所謂“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在今年稍早一些時候,宣布將臺“救國團”定性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并以此為理由,將“救國團”所有的資產都定義為不當財產,強制規定要在四個月內將這些財產向民進黨當局的“黨產會”申報,然后來確定哪些是不當財產,哪些是合法財產,而所謂的“不當財產”就要收歸公有。

隨后“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將“救國團”的61筆不動產、近14億元的財產沒收為公有,此事引發臺灣“救國團”的集體反對。

“救國團”現在是個教育公益類社會團體,但在上世紀6、70年代,曾是一代島內年輕人共同的記憶,算是蔣介石統治臺灣時期,高壓的社會氛圍下,唯一可以讓島內青年們喘口氣的平臺,很多露營,登山之類的娛樂活動,那時都要打著“救國團”的名義才能舉行,因為蔣經國曾擔任過“救國團”的領導。

后來蔣經國去世,島內政局變動,“救國團”慢慢也從一個國民黨下屬的青年組織,變成了從事教育、公益事業的社會團體,因此在島內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民進黨此番沒收“救國團”的財產,立刻引發了一片反對聲。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參加此次大游行的時候公開宣稱,“救國團”是奉公守法的公益組織,民進黨當局無故打壓救國團,既不“民主”,也不“進步”,反而像是一個法西斯政黨。

馬英九還勸民進黨當局要適可而止,否則繼續這么無法無天下去,只會“官逼民反”,讓更多的人站出來反對民進黨當局。

其實這事兒說得直白一點,還是民進黨和國民黨之間的內斗,因為“救國團”跟國民黨關系密切,同時又以公益的名義,在島內擁有很大的民間號召力,民進黨覺得如果放任“救國團”繼續活動下去,就是幫助國民黨來對付民進黨。

因此,民進黨才以莫須有的理由打壓救國團,歸根到底這背后指向的是國民黨,是島內選舉中的政治斗爭。

但就算從政治斗爭的角度來講,民進黨此舉也有點太過分了,不管“救國團”過去是不是附隨國民黨,現在可是一個教育和公益性的組織,這么一個組織,在島內獲得影響力,那是理所當然的。

民進黨如果對此不滿,或者說認為此舉會危害到民進黨的支持率,那么就應該自己也去辦類似的公益組織,與國民黨爭奪民意支持,但他們自己干不來好事,轉而以政治手段打壓“救國團”,此舉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政治斗爭,屬于典型的出陰招了。

更重要的是,就像馬英九說的那樣,民進黨此舉是會在島內輿論之中引起巨大反噬的,如果一個公益性的組織也可以被民進黨以打壓國民黨的手段,沒收了其組織財產,那么其他臺灣的政黨,包括其他一些公益性的組織,是不是也會隨時面臨著來自民進黨的打壓?

就算在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下,這種倚仗自己執政權力來打壓別人支持者的手段,也是有違道義的。

反過來從民進黨的角度出發,現在越來越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以及不擇手段的態勢,只能說明由于他們倒行逆施,違背島內同胞的民意,已經在選舉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了。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民進黨又開始胡作非為,使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排除異己,妄圖保住自己的執政地位。

但所謂天要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民進黨表現得越是肆無忌憚,就越證明他們已經窮途末路,不受老百姓支持了。

否則如果民進黨做得好,沒有因為出賣臺灣地區的利益,抱外部勢力的大腿,導致兩岸關系緊張,把臺灣同胞置于戰爭的風險之中,那么怎么會被民意所拋棄呢?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