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富汗代副總理巴拉達爾在會見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時表示,塔利班希望中國能將阿富汗納入“一帶一路”倡議。王大使的回應則是,中國會支持阿富汗臨時政府。從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到宣布執掌政權,至今已有一年多,那么塔利班為何會選擇在此時找上中國,這背后又有哪些考量?
(戰火不斷的阿富汗)
首先是順應國際大勢。俄烏沖突已進入拉鋸戰,俄美雙方都在這場戰爭中傾注了大量精力,以至于都無暇顧及阿富汗局勢,使得這里出現了權力真空的窗口期,這種時機對塔利班來說可遇不可求。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在塔利班取得政權后,美俄態度都相對比較緩和,特別是俄羅斯在阿富汗國內和談中還出了不少力,但塔利班始終難以完全放下歷史包袱,無論是當年蘇聯的入侵,還是后來美軍進來打所謂的反恐戰爭,對阿富汗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超級大國只不過把阿富汗當成了肆意殺戮的戰場。
而中國則明顯不同。中國曾在阿富汗各派的和談中,以真正客觀公正的態度發揮了斡旋作用。而且中阿不存在歷史問題,中國在阿富汗人眼中的印象一直不錯。最重要的是中國對外始終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會任意干涉他國內政,這使得塔利班可以對中國放下心防。再加上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阿富汗的支持有助于塔利班政府得到國際社會更廣泛的承認。
(中阿兩國外長會見。資料圖)
其次是塔利班的戰略轉變。從地圖上看,整個阿富汗被興都庫什山脈分割稱幾塊,這個山地和高原占五分之四的國家被興都庫什山脈大體上切割成三個部分,全國的山脈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山地阻礙了阿富汗的發展,但也為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屏障,這導致任何一股勢力都很難全面控制阿富汗。此前塔利班之所以在美國的進攻下迅速潰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塔利班威脅到境內北方聯盟的利益,導致北方聯盟反水配合外國政府打擊塔利班。而再次執政的塔利班開始變得寬容,盡管現在雙方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塔利班已經意識到包容的重要性,同時也開始努力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
(阿富汗銅礦)
塔利班希望抓住俄烏沖突的機會,充分利用其地處中亞十字路口和礦產豐富的優勢,改變阿富汗的國運,將阿富汗建設成中亞的合作中心,而能幫助阿富汗的只有中國,所以塔利班首先找上了中方。據其官方報道,阿富汗擁有近3萬億美元的礦產,但若要開發,需要興建大量的基礎設施。同時,阿富汗還有廉價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對于大國來講是個不錯的投資地,然而目前的形勢是美俄深陷戰爭泥潭,歐洲更是無暇顧及其他,印度與塔利班在宗教上存在矛盾,巴基斯坦和伊朗雖然分別是阿富汗的第一和第二大貿易伙伴,但這兩國經濟體量太小,根本無法負擔大規模的投資建設,真正能堪當大任的只有中國。
最后,在戰略層面上,阿富汗積極加入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想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優勢為沿線國家交通運輸提供更大便利。在戰術層面上,以極其迫切的態度向中國輸送松子、水果等特產,這些都向中國證明,阿富汗政府是一個可靠的伙伴,中國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資料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在支持阿富汗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范安全隱患。畢竟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近年的報告顯示,阿富汗罌粟種植面積約為32.8萬公頃,鴉片產量超過9000噸,毒品貿易非法產值超過50億美元。中國在與阿富汗合作的過程中,應防止毒販、恐怖分子通過瓦罕走廊進入中國。保證安全,發展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