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大批援軍終于趕到赫爾松,澤連斯基秘書承認,烏軍錯失最佳戰機

導讀就烏克蘭戰場目前的態勢來說,俄烏雙方近百萬大軍在上千公里戰線上的僵持正變得乏善可陳。烏軍近期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證明了他們此前在哈爾...

就烏克蘭戰場目前的態勢來說,俄烏雙方近百萬大軍在上千公里戰線上的僵持正變得乏善可陳。烏軍近期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證明了他們此前在哈爾科夫方向的突擊和穿插并不是真正的用兵如神。

據了解,馬斯克名下的“星鏈”衛星已經因烏克蘭方面長期欠費而暫停使用,這意味著烏克蘭從北約和美國拿到的支援也不是無限量的。隨著烏軍依托北約的情報、通信優勢銳減,烏軍在戰場上再次面臨可能陷入被動的境地。

(俄烏雙方都在顯出疲態)

盡管烏軍在哈爾科夫周邊攻城略地,但俄烏兩軍從伊久姆到利曼的一系列戰斗并沒有給俄方帶來致命打擊。烏軍集中精銳部隊和優勢火力,包括坦克和裝甲車輛,襲擊了俄軍防守虛弱的地帶,卻并沒有令俄軍損耗人力。這種局面導致烏方一方面宣稱奪取了“巨量物資”,另一方面卻無法將其轉化為戰場優勢。

隨著俄方借此收縮戰線,實施有效防御,烏軍不得不繼續把襲擊的焦點轉回大城市。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戰例,莫過于烏軍在赫爾松地區再次發起了不計傷亡的集團沖鋒。

目前,烏軍在赫爾松的攻勢可能又回歸到了政治戰,這種局面是可以預料的。因為澤連斯基政府在進入下半年后就預估到美國拜登政府在中期選舉之后恐陷于無力,因此烏軍一定要在美國中期選舉前打出身價。考慮到哈爾科夫周邊的擊潰戰只能吸引外行,內行還是想看烏方奪取重點城市,這使得烏軍對赫爾松的襲擊被迫繼續。

(俄烏在赫爾松的交戰,還是以步兵引導炮兵為主)

目前,烏克蘭把這里作為主攻方向,投入了大量兵力和北約支援的武器,但始終沒能將其一舉攻下。兩個月前烏軍在赫爾松前方那種“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的勁頭在近期的攻勢中繼續呈現,烏方在俄方陣地前不惜代價的沖鋒,以致死傷不小,一些攻擊部隊士氣大受影響。

對烏軍來說,更糟糕的事情可能還在后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顧問兼新聞秘書阿雷斯托維奇近日承認,眼下烏軍在赫爾松方向已經錯失了最佳的戰機,因為最新情報顯示,俄軍在第聶伯河西岸地區新增了至少6個營級戰斗單位,即俗稱的BTG。這個信號意味著俄軍在頂過最艱苦的一段時間之后,終于迎來了大批援軍,這對兵力不足的俄軍來說,已經算頗具決定性的增援力量了。

就赫爾松前線的對抗局面來說,烏軍始終維持著10到15個旅的攻擊部隊,俄方在第聶伯河西岸前線部署了22個營級戰斗單位與其對峙。在此次援軍到來之后,俄軍在赫爾松兩岸的總兵力已接近30個營級戰斗單位。它意味著俄軍即便不算配屬一線的兵力,也算得到了足夠的炮兵火力補充。

(在俄烏戰場上,單純指望一兩支精銳部隊是不夠的)

考慮到目前俄烏之間在赫爾松河岸、平原地區的戰斗始終以步兵引導、火炮對抗為主,這使得主動進攻的一側會付出很大代價。對久攻不下的烏克蘭軍隊來說,俄軍防守力量的加強,意味著其進攻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對再次陷于僵持階段、士氣持續低落的烏軍來說,不啻于沉重的一擊。這種局面也不得不讓澤連斯基的幕僚們感嘆流年不利,向親烏的記者們私下抱怨烏軍已經錯失了收復赫爾松的最佳時機。

這樣一來,赫爾松前方局面似乎正在成為烏克蘭戰爭的一個縮影。畢竟,烏軍相對于俄軍還沒能取得更明顯的戰略優勢。烏克蘭在歷經九個多月的作戰之后,人口總量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烏軍更是在幾個月來的高強度作戰后難掩疲態。

(澤連斯基對烏克蘭的影響還能持續多久是個未知數)

目前,烏克蘭政府不得不開始新一輪全面動員,要求60歲以下男性都要應征入伍。這樣一來,烏軍的實際表現可能終究不能以哈爾科夫等地的突襲作為參考,畢竟在很多關鍵戰場上,烏軍依靠的是波蘭等國的“支援兵團”并以自殺式的襲擊打破局面。而今,赫爾松一帶的戰局似乎已經明朗:俄軍在赫爾松得到了大量部隊增援,那么,烏軍再想攻克它,幾乎不可能了。這似乎也給澤連斯基政府帶去一個危險信號。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